“中等强国”在全球体系中生存策略的理论分析——兼论中澳战略伙伴关系
本文选题:战略伙伴关系 切入点:中国地缘政治新战略 出处:《太平洋学报》2014年01期
【摘要】:在全球和次全球(区域)体系中,中国作为全球性经济和地缘政治新兴大国,其上升态势有力地推动了与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大周边邻国的经济融合,以及政治和战略合作。在全球"复合依存"架构下,这种日益增强的经济融合与多领域的合作反映了中国地缘政治新趋势,即将自20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经济外交和针对中国大周边邻国的"外交魅力攻势"紧密结合。这种新的地缘政治战略推动中国和澳大利亚采取"和解"策略,增进经济合作和政治磋商,并最终促使双方构建战略伙伴关系。中澳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推动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扩大,而且也有利于双方构筑政治和战略互信。中澳战略伙伴关系还有助于确保当中国凭借其新增的财富和力量获取相应的全球性大国地位时,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其他盟友不要视中国的"和平崛起"为威胁,并进行自我约束,避免卷入美国遏制中国的任何企图。
[Abstract]:In the global and sub-global (regional) system, China, as a new global economic and geopolitical power, has promoted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cooperation with its neighbors, including Australia.Under the framework of global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this increasing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multi-field cooperation reflect the new trend of China's geopolitics.Economic diplomacy, which began in the late 1990s, is closely combined with a diplomatic charm offensive against China's big neighbors.This new geopolitical strategy has prompted China and Australia to adopt a "reconciliation" strategy, to enhance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and ultimately to build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two sides.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a-Australia strategic partnership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further expansion of bilateral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but also conducive to building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mutual trust between the two sides.The China-Australia strategic partnership also helps to ensure that Australia and other US allies do not view China's "peaceful rise" as a threat when China gains its corresponding global power status with its new wealth and power.And self-restraint to avoid any attempt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contain China.
【作者单位】: 南澳大学;
【分类号】:D8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琪;经济外交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关系[J];东岳论丛;2005年03期
2 肖刚;战略机遇期与经济外交[J];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03期
3 王殊;;办经济外交要研究国内的需要和国外的可能[J];世界知识;1987年03期
4 ;德国大力推行经济外交[J];经贸世界;1995年04期
5 李长久;经济外交——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J];和平与发展;2000年01期
6 宋叶萍;后冷战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特点及其战略转型[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吴建民;;经济外交研究大有可为[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贾永轩;;国家间外交关系的新趋势——经济外交[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11期
9 朱海燕;试论日本的经济外交与大国追求[J];现代日本经济;2003年01期
10 田贵明;积极加强多边经济外交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当代世界;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艳丽;;论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商——零售商战略伙伴关系[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莉;;利用经济外交与总部经济的相融,促进中国国际化都市的发展[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范洪颖;;浅析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外交[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A];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会议资料[C];2007年
5 舒运国;;金融危机与非洲对外关系[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庄玉梅;彭品志;;零售企业供应链及其微观条件[A];“亚细亚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陆江会长到中储考察调研并发表谈话[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8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增强协同物流能力[A];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会议资料[C];2007年
9 邵亚楼;;经济激励与和谐世界的构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10 陈志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平崛起的理论基石[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威华 赵焱;巴西总统愿推动拉中关系不断向前发展[N];人民日报;2009年
2 凡妮;打造战略伙伴关系[N];电脑商报;2003年
3 记者 雷达;温家宝会见出席“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研讨会”的欧方代表[N];人民日报;2009年
4 记者 谢荣 董龙江;俄罗斯美国重申战略伙伴关系[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本报记者 张全;白中高层对话有利双方“对表”[N];解放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杨依军;孟建柱会见南非警察部部长[N];人民日报;2011年
7 本报特派记者 王永刚;推进中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务实之举[N];云南日报;2008年
8 中国驻巴西大使 邱小琪;中巴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N];国际商报;2009年
9 辛化;中美铝业确立战略伙伴关系[N];国际商报;2001年
10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永全;俄蒙建立“战略伙伴关系”[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传添;东盟经济外交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徐向梅;当代俄罗斯经济外交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3 陈寿光;冷战后越南对美国的经济外交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4 丁工;中等强国的崛起与中国外交布局的调整[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张丽娟;商务外交的政治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6 庞中鹏;日本能源外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邵亚楼;国际经济制裁:历史演进与理论探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8 杜英;印度与东非国家关系研究(1964-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万(Rizwan Naseer);中巴友好关系与印美战略同盟:1998-2012年南亚均势的案例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宋俊芳;中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毅飞;新时期中国对非洲经济外交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桃红;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谭永旭;欧盟对外政策中的战略伙伴关系[D];外交学院;2011年
4 曲锋;中蒙战略伙伴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5 黄波;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维系与破裂[D];重庆大学;2003年
6 Plaksina Anastasia(娜斯佳);战略伙伴关系现象的理论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7 邹志强;试论冷战后的中国经济外交[D];武汉大学;2005年
8 段毅;美印安全关系发展对中国的挑战及中国的战略应对[D];外交学院;2012年
9 滕军;包钢原燃料采购供应链管理模式创建[D];内蒙古大学;2004年
10 黄国华;当代中国经济外交的先进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14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14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