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十五“不征之国”新论——兼谈明太祖的地缘政治理念

发布时间:2018-04-06 00:11

  本文选题:不征之国 切入点:武力 出处:《东南亚研究》2015年05期


【摘要】:明太祖在《皇明祖训》中将十五个国家列为永不征伐之国,然终洪武一朝,始终未曾刻意向诸国宣布过这一"不征"之论,反而在不同场合对其中多数国家透露过诉诸武力的意图。依交往方式的相似性,可将明朝与诸国的外交模式划分为三个层级进行探讨。其中朝鲜和日本位于第一层级,对其外交以绝对的武力威慑为后盾展开;大小琉球与印支半岛诸国为第二层级,对其交往以恩威并施、拉拢与防备并行为特点;其余国家位于第三层级,与其交往方式随局势的具体情况而变更。总体上呈现出距离越近,政治、军事与文化作用力越强,距离越远,经济力作用越强的特点。"不征之国"论只是针对子孙后代以及本朝官员进行行为约束的条文,并不是一种实践中的外交原则,然而这一思维模式以及三层级的外交框架,仍对后世外交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bstract]:The Emperor Taizu of the Ming Dynasty listed fifteen countries as countries that would never seek expedition, but at the end of Hongwu's reign, he never deliberately declared this theory of "no conquest" to all the countries.Instead, the intention to resort to force has been revealed to most of them on various occasions.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of communication mode, the diplomatic model of Ming Dynasty and various countr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Among them, Korea and Japan are in the first level, their diplomacy is supported by absolute force deterrence, and the Ryukyu and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countries are the second level.The rest of the countries are at the third level, and the way they interact with them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situation.In general, the closer the distance, the stronger the political, military and cultural forces, the farther the distance, the stronger the economic force. "The doctrine of "non-conquest" is only a provision that binds the conduct of future generations and officials of the current dynasty, and is not a diplomatic principle in practice, but this mode of thinking and a three-level diplomatic framework.It still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iplomatic ideas of later generation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D8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伍跃;;外交的理念与外交的现实——以朱元璋对“不征国”朝鲜的政策为中心[J];明史研究;2010年00期

2 陈志刚;;有限怀柔与谨慎合作:明代封贡防卫合作的思维与实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素芳;;明代东南沿海闽粤人移民泰国的历史考察[J];八桂侨刊;2010年04期

2 郭渊,王静;论明代的睦邻政策——中国古代传统“邦交”思想的沉积[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3 修彩波,俞晓辉;向达对整理中外关系史料的贡献[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贾鸿雁;中国古代的域外游记及其价值[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周志明;;中国古代“行船更数”考[J];古代文明;2009年02期

6 张箭;;郑和下西洋的精神与遗憾[J];长江文明;2008年01期

7 祁海宁;龚巨平;;南京“王景弘地券”的发现与初步认识[J];东南文化;2014年01期

8 时平;;郑和下西洋前后的满剌加社会[J];东岳论丛;2014年10期

9 李扬帆;;未完成的国家:“中国”国名的形成与近代民族主义的构建[J];国际政治研究;2014年05期

10 毛瑞方;周少川;;明代西洋三书的域外史记载与世界性意识——读《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君尧;;历史上福建海商的文化特征[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2 王爱平;鲁锦寰;;宗教认同与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印度尼西亚孔教的缘起与形成[A];宗教与民族(第八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泉;明清朝贡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石元蒙;明清朝贡体制的两种实践(1840年前)[D];暨南大学;2004年

4 王锦秀;《植物名实图考》中一些百合科植物考证兼论茄子在中国的栽培起源和传播[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5 田渝;16至19世纪中叶亚洲贸易网络下的中暹双轨贸易[D];暨南大学;2007年

6 李文睿;试论中国古代海洋管理[D];厦门大学;2007年

7 黄素芳;贸易与移民[D];厦门大学;2008年

8 王爱平;宗教仪式与文化传承[D];厦门大学;2007年

9 贺琛;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王文瑜;蕴情契理,知志合一[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雅萍;论福建外销瓷对洛可可艺术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凯军;明代游记、小说与戏曲中的海外国家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邱江;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爪哇农业地理初探(1602-1816)[D];暨南大学;2011年

4 熊磊;郑和下西洋的终结[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何爱国;明代中泰外交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郭晓勇;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及其中断原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鸣鸣;明代外交使臣出访制度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戴杏贞;元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D];暨南大学;2007年

9 符云云;晚清域外游记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左传;土家族史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董少新;黄一农;;崇祯年间招募葡兵新考[J];历史研究;2009年05期

3 刘晓东;;南明士人“日本乞师”叙事中的“倭寇”记忆[J];历史研究;2010年05期

4 陈尚胜;论宣德至弘治时期(1426~1505)明朝对外政策的收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5 郑鹤声 ,郑一钧;略论郑和下西洋的船[J];文史哲;198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新光;地缘政治与冷战后波兰新外交[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3期

2 陈霞;对地缘政治的再审视——如何看待当今地缘政治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6期

3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J];战略与管理;2001年03期

4 赵龙庚;“9.11”后中亚地缘政治新格局[J];和平与发展;2002年02期

5 鄂志寰;;美伊战争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及其经济金融影响[J];国际金融;2003年05期

6 王东岳,曲萌;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新世纪美俄对中亚的战略争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П.Я.巴克拉诺夫 ,周建英;论当代地缘政治范畴[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6期

8 汪波;美国的21世纪“经济化地缘政治构想”[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刘波;试论20世纪中东能源地缘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曹阳,焦阳;21世纪初俄罗斯周边地缘政治状况的量化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倪世雄;潜旭明;;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亚太[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何奇松;;国际太空活动的地缘政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环;“多事之秋”来临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N];金融时报;2014年

2 程实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地缘政治动荡为何没有推高油价[N];东方早报;2014年

3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王天龙;美国“重返亚太”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复杂[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任卫东;谁在制造东亚地缘政治地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雪;未来十年东北亚地缘政治局势前瞻[N];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早报记者 杨小舟;“中国应强化地缘政治约束右倾日本”[N];东方早报;2014年

7 早报评论专栏程亚文;为中亚地缘政治“破碎带”重建秩序[N];东方早报;2005年

8 邓敏;地缘政治紧张 油价回落恐成奢望[N];期货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伟 刘向 朱晟;美国能源革命影响地缘政治[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 阎德学;地缘政治视域的日本北极战略构想[N];东方早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微微;冲突与联合:对主导性地缘政治观的分析与反思[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立恒;区域地缘政治的结构主义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敬东;中国与西欧关系的地缘政治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柯旭;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7 矫正;冷战后俄罗斯南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合强;地缘政治与当代亚太移民[D];暨南大学;2007年

2 任江;地缘政治视角下的澳中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阳;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葛怀宇;中国:亚洲地缘政治的“重心”[D];外交学院;2003年

5 龚炜;科学技术进步与地缘政治理论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梁智;中国的地缘政治新态势及应对策略[D];辽宁大学;2013年

7 崔晓东;当代俄美地缘政治冲突:原因、特点和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燕玉叶;“9·11”后的俄罗斯中亚地缘政治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孔斌;油权—石油地缘政治新视角[D];外交学院;2014年

10 郑伟;冷战后美国在中东不变的地缘政治利益[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17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17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0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