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拉三边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应对
本文选题:中美拉三边 + 中拉关系 ; 参考:《国际观察》2015年05期
【摘要】:在中美拉三边关系中,美拉关系是传统联系,其对美国高层决策者有强大的刚性作用。中拉关系是新近联系,是目前中美拉三边互动凸显的动力。中美关系则是三边关系整体的核心,决定着三边互动的基本面。未来三边互动的基本态势是,中国和拉美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双方进一步加强联系,然而,美国对拉美的霸权思维定势则会导致其对中拉互动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两者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紧张关系。中国无需因担心中美关系受影响而不发展中拉关系,同时也不能贸然采取行动引起美国的强烈不安并最终导致中美关系的严重受挫。此外,中美拉三边的良性互动机制也极其必要。这种三边良性互动机制应既包括民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包含中美拉三边的高层战略对话。
[Abstract]:In Sino-American-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Latin Americ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Latin America is a new connection and the motive force of the trilateral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Latin Americ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core of the trilateral relationship, which determines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trilateral interaction.The basic trend of trilateral interaction in the future is that the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Latin America urges the two side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ir ties. However, the hegemonic thinking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Latin America will lead to a strong distrus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Latin America.There will be some tension between the two.China does not have to avoid developing relations with China because of concerns about the impact on its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nor should it rush to take action that would cause strong U.S. anxiety and, ultimately, a serious setback in Sino-US relations.In addition, China-America-Latin America trilateral benign interaction mechanism is also extremely necessary.This kind of trilateral benign interaction mechanism should include not only nongovernment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ut also the high-level strategic dialogue betwee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Latin America.
【作者单位】: 中央编译局;华东政法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14AZD133)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华与罗世界文明与比较政治研究项目” 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项目“国家参与全球治理(项目编号:SPIGG)指数的指标与测量”(项目编号:201473)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ZS06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822.3;D871.2;D8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五编 多边关系中的中国与欧洲[J];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集刊;2013年00期
2 翟东升;;中美欧三边关系[J];IT经理世界;2006年24期
3 崔继新;;中俄印三边合作的稳定发展及其制约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04期
4 冯绍雷;;多重三边关系影响下的中亚地区[J];俄罗斯研究;2009年06期
5 蓝建学;;中美印三边关系应超越零和思维[J];学习月刊;2010年07期
6 徐光辉;;中俄印三边关系的发展趋势探析——以迪特默三边理论为视角[J];黑河学刊;2011年02期
7 冯绍雷;;冷战后欧、美、俄三边关系的结构变化及其未来趋势[J];欧洲研究;2011年04期
8 王毅;;中欧美互动及三边合作的可能性[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9 吴心伯;;新形势下的中日美三边关系[J];世界知识;1999年09期
10 沈强;从三组三边关系看中美俄日欧关系的调整变化[J];和平与发展;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冯绍雷;;建构中的俄罗斯、欧盟与美国的关系[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冯绍雷;;中美俄三边关系与新世纪国际秩序的重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杨成绪;透视现代国际关系的三边博弈[N];解放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全 安峥;中俄印共寻三边合作新增长点[N];解放日报;2013年
3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冯绍雷;中美俄三边互动中的俄罗斯亚洲战略[N];东方早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汪洋;中美日三边关系新时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熊光清;东亚局势:美中日三边角力[N];学习时报;2013年
6 尹永宽(韩国外交通商部前长官、首尔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中日韩三边关系是亚洲稳定关键[N];国防时报;2011年
7 记者 王恬 廖政军 刘军国;美印日三边对话主谈海上安全合作[N];人民日报;2012年
8 肖乾;亚洲“三边轴心”论,
本文编号:1735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3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