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合作:挑战与应对

发布时间:2018-04-11 23:17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 防灾减灾 ; 参考:《国际问题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不仅是各国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然而,相关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沿线国家的自然灾害呈现多发趋势,许多国家的承灾能力差,单凭一国之力难以应对巨灾冲击,另一方面沿线国家灾害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国际合作基础薄弱。推进"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应针对沿线国家自然灾害特征和灾害管理现状,合理搭建合作机制,发挥引导作用,吸引更多国家协同合作。
[Abstract]: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between countries along Belt and Road is not only the internal need of each country, but als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However, the related cooperation faces many challenges. On the one hand, the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tend to be frequent, and many countries have poor disaster bearing capacity, and it is difficult to cope with catastrophic shocks by one country alone.On the other hand, the level of disaster management is uneven and the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weak.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by Belt and Road, we should rationally set up a cooperative mechanism to attract more countries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saster management in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风险经验认知的巨灾保险需求研究:理论、实证与政策”(批准号:716730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8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功成;;构建科学、合理的灾害管理及运行机制[J];群言;2008年08期

2 刘海英;;美慈推动社区灾害管理能力提升[J];中国发展简报;2011年02期

3 江风;独具特色的印度灾害管理体制[J];中国减灾;2003年04期

4 杜钢建;;政府责任与灾害管理[J];群言;2003年10期

5 袁艺;日本的灾害管理(之一) 日本灾害管理的法律体系[J];中国减灾;2004年11期

6 洪名勇;;从雪凝灾害谈灾害管理[J];理论与当代;2008年05期

7 曹海林;;农业灾害管理中的政府责任及其战略安排[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11期

8 张建;;加强灾害管理能力建设 推进北川灾后“软重建”——北川县“社区主导的灾害管理试点项目”实践综述[J];中国应急管理;2010年04期

9 陈莉;;浅析灾后社区灾害管理的模式——以江油市枫顺乡为例[J];时代金融;2011年09期

10 ;明确妇女儿童在灾害管理中的需求[J];中国减灾;2012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G·P·Jawahar;;印度灾害管理的群众路线[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2 栗斌;刘纪平;;基于3S的灾害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京;;中国的灾害管理体系及卫星技术的重要作用[A];2005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资料汇编[C];2005年

4 高庆华;;论沿海地区灾害管理系统工程[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5 Jorge A.Grade;;紧急事件与灾害管理协调机构[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6 ;印度:必须推进国家灾害管理政策[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7 Nicdy Gardo;;推进易损社会的发展:人是核心的问题[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8 ;泛美卫生组织报告中的基本战略目标要点——灾害管理中妇女的作用[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9 ;UNDRO/UNDP的灾害管理培训计划(DMTP)[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10 Armando Mauro;;我们都是国民的保护者[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朱健刚 中山大学中国南方公益慈善研究院 赖伟军;灾害管理体系:从政府主导型转向“官民合作”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李连方;特具创意的灾害管理[N];中国气象报;2005年

3 曾昭俊;企业参与灾害管理尚存政策短板[N];中国企业报;2007年

4 盟宣;民盟中央举办“灾害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第五届年会[N];团结报;2007年

5 记者 曾昭俊;中国企业参与灾害管理面临转型[N];中国企业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佳;让灾害管理进入公众视野[N];团结报;2008年

7 本报评论员 梅松武;灾害管理要警钟长鸣[N];四川日报;2010年

8 记者 田亚硕;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应天基信息平台北京办公室成立[N];中国社会报;2010年

9 姚遥;地震中的灾害预报与灾害管理[N];南方周末;2008年

10 首席记者 李严;社会力量参与灾害管理[N];昆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彪;中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呼唤;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演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3 王倩;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与灾害信息共享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周学农;突发性灾害之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超;民俗文化与区域灾害管理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健;新时期我国政府灾害管理体制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3 张春丰;灾害管理法治研究[D];温州大学;2014年

4 邓娟;旅游地灾害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张军;多元主体参与下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6 王秀娟;国内外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38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38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