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柬关系的新变化
本文选题:美国 + 柬埔寨 ; 参考:《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11期
【摘要】:自2009年以来,奥巴马政府加大对柬埔寨外交的力度,美对柬逐渐从"试探性渗透"转向"全面接触",美柬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发展对柬关系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首先在于"平衡"中国在柬的优势;其次是推动柬"民主转型",并给越南施加"演变压力",这是美国演变中国周边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一环;再次是加强美湄关系,增强美国在泰国湾一带的安全存在;至于经济利益则排在末位。美柬关系发展面临柬埔寨方面和美国国内的一些制约因素。从近期看,美柬关系还会继续发展,中国须警惕美国的"民主化"战略可能给柬内政带来新的变数并产生"外溢"效应,从而间接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Abstract]:Since 2009,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has stepped up its diplomacy with Cambodia, the United States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tentative infiltration" to "comprehensive contact",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cultural and other fields has deepened.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 with Cambodi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balancing"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goal of which is first to "balance" China's advantages in Cambodia;The second is to promote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in Cambodia and to exert "evolutionary pressure" on Vietnam, which is an important link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evolve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China's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thirdly, to strengthen US-Mei relations and strengthen the security pres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Gulf of Thailand;As for economic benefits, they are at the bottom.The development of US-Cambodia relations faces some constraints both in Cambodia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In the near future, US-Cambodia relations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China should be alert that the US "democratization" strategy may bring new variables to Cambodia's internal affairs and have an "spillover" effect, thus indirectly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China's surrounding areas.
【作者单位】: 北京印刷学院社科部;
【分类号】:D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昱华;;中国怎样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全身而退[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9期
2 刘煜辉;;弱美元再平衡下的中国抉择[J];南风窗;2010年04期
3 巴曙松;;从金融“再平衡”看中国经济复苏[J];人民论坛;2010年08期
4 冯维江;;全球再平衡:共同但有区别的行动[J];世界知识;2010年19期
5 郑联盛;;2011:新常态、再平衡与国际博弈[J];世界知识;2011年01期
6 杨军;;经济再平衡[J];南风窗;2013年17期
7 瞿少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理论根源及发展趋势分析[J];理论导报;2014年04期
8 刘卫东;;美国对中日再平衡 知易行难[J];党员干部之友;2014年01期
9 董春岭;;扯下美国“再平衡”战略的面具[J];世界知识;2014年12期
10 谭红梅;李军;;美国东亚政策评估与展望——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东亚秩序的重构[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郑新立;;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三个相关问题[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2 李俭富;马永开;曾勇;;基于再平衡管理的指数跟踪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徐洪才;;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A];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刊[C];2011年
4 徐洪才;;总论 探索中国经济再平衡之路[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5 景春梅;;第四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一大对冲措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6 刘应本;;美国“再平衡”战略对我海上安全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郑和研究2013年第3期[C];2013年
7 徐洪才;;第三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三大路径比较[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8 王鹏;;第一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之一:增加劳动者工资[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9 徐伟;;第六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三大对冲措施:加快劳动密集型模式转型[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丁立;中国无需担忧“再平衡”[N];东方早报;2012年
2 记者 贺斌;中国应实现经济“再平衡”[N];中国财经报;2009年
3 记者杨川梅;危机下仍需大力促进经济再平衡[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记者 陈小三;实现经济再平衡面临挑战[N];国际商报;2009年
5 银河期货 付鹏;中美寻求再平衡 长期利好国内股市[N];期货日报;2011年
6 英国约克大学金融学博士 现任教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李翔;全球经济再平衡征程漫漫[N];上海证券报;2011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刘煜辉;中国应当直面全球经济再平衡[N];上海证券报;2009年
8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总监 宏观分析师 张新法;中国应加快国内经济再平衡的调整进程[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陆振华;亚洲“再平衡”重在中国“再平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10 记者 王雅楠;“亚太再平衡”美国收效几何[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博;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的美国对韩安全政策[D];吉林大学;2014年
2 严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应对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金迅;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魏雪青;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D];内蒙古大学;2014年
5 林广;离岸平衡与美国的亚太战略再平衡分析[D];外交学院;2013年
6 卢馨尧;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影响[D];辽宁大学;2014年
7 游丽江;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D];厦门大学;2014年
8 王建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冲绳战略地位的变化和影响[D];山东大学;2014年
9 张中华;陀螺数字再平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贺熙琳;变化中的美国亚太联盟体系[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3年
,本文编号:1738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3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