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结构视域下东北亚区域合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7 15:57
本文选题:体系结构 + 国际体系结构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后冷战时代,两极体系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等重要国际行为体亦举足轻重、实力可观;国际体系结构呈现明显的“单极——多强”特征。作为主导性权力中心的美国出于巩固其权力地位,维系现行国际体系的需求,极力推行以其自身为核心的全球性体系合作。与此同时,国际体系其他行为体尤其是多强选择借助区域合作进程、形成地区合力参与国际竞争以增强自身实力,进而维系并提升其权力地位。两相博弈下,全球化和区域化共同构成后冷战时代国际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 东北亚地区同样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但其区域合作进程却成效不彰,与时代潮流呈脱轨态势,全球化相较区域化于该地区占据优势地位。东北亚地区未能形成地区合力、发挥整体优势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严重制约该地区及其主要行为体的长远发展,不利于东北亚各国在国际体系中权力地位的维系与提升。 顺应时代潮流,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进程对于整个地区及其主要国家的长远发展举足轻重。区域合作的现实紧迫性致使东北亚区域合作问题一度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但该地区合作成效不彰的现实情境导致各国中央政府注意力有所转移,关注力度逐渐降低。针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学术研究随之呈弱化趋势,投入该议题的研究资源相对较少、相关研究成果有限,尚存有研究盲点,有待学术界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当下,国内外学术界针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研究多集中于经济视角,国际政治视角相对较少,直接以体系结构为切入点的研究愈加少见、有待完善。本文从体系结构这一全新研究视角入手,运用比较、系统、实证、历史等研究方法解读东北亚区域合作现象并探讨破解当下合作僵局的现实路径选择,适应后冷战时代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现实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体系结构为视角,首先,探讨不同性质的体系结构对于区域合作构成的差异性影响,涉及国际体系结构和区域体系结构两个层面,“单极”、“两极”、“多极”六类性质的体系结构。其次,具体分析东北亚所处的体系结构及其对区域合作的影响与制约,着重探讨冷战后“单极——多强”性质的国际体系结构和“多极”性质的区域体系结构对东北亚区域合作构成的双重制约作用。再次,在前文分析基础上,探讨体系结构双重制约作用下,东北亚主要行为体面对整体性合作难以推进的现实情境破解合作僵局的现实路径。最后,得出最终结论,国际体系结构和区域体系结构的双重制约作用导致东北亚区域整体性合作难以推进,东北亚区域各国应正视这一现实情境,充分利用尚存的有利因素,推行层次较低的次区域合作。以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为主导,中央政府给予必要支援,形成自下而上、经济先行的主副双轨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借助次区域合作进程的推进,缓解乃至消除体系结构的消极影响,逐步上升至区域合作阶段。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英彤;;朝核问题中美国因素的现代国际法律评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高英彤;宫倩;;长吉图先导区国际合作制度建设的构想——以东盟区域合作经验为借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于国政;充分发挥图们江开发区作用 加快实现东北经济区现代化[J];东北亚论坛;2001年03期
4 韩彩珍;东北亚合作机制的微观解释——从博弈论的角度[J];东北亚论坛;2004年01期
5 朱显平;中俄能源合作及对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4年02期
6 刘忠华;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与实现途径[J];东北亚论坛;2005年06期
7 黄鲁成;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J];东北亚论坛;1995年02期
8 金明善,王厚双;世纪之交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前景与合作模式探讨[J];东北亚论坛;1995年04期
9 于国政;21世纪初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趋势分析[J];当代亚太;2002年08期
10 高连福;如何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J];当代亚太;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1764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6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