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困局:俄罗斯外交的延续性与断裂性
本文选题:乌克兰困局 + 俄罗斯外交 ; 参考:《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从沙皇俄国到苏联,再到今日俄罗斯,基于东欧地理环境的地缘政治困境贯穿古今,一直是历代俄罗斯国家难以解决的外交战略问题。相比沙俄和苏联,今日俄罗斯面对欧盟和北约东扩的压力,这一问题更为凸显。俄罗斯外交战略问题延续性的另一面是外交政策工具的断裂性。面对东欧的地缘政治困境,今日俄罗斯既无法沿用沙俄和苏联时代的普世性外交政策工具,又无力构建感召力可与欧盟相提并论的区域合作机制。战略问题的延续性和政策工具的断裂性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的外交悖论,使俄罗斯陷入当前的乌克兰困局。为缓解因乌克兰"脱俄入欧"而加剧的地缘政治困境,迫于普世性政策工具的缺失,俄罗斯只能基于军事实力奉行个体利益导向鲜明的强硬外交。然而,这种强硬外交不仅无法有效缓解俄在东欧的地缘政治困境,而且很可能导致俄在更多领域的利益受损。归根结底,无论乌克兰现实形势如何演变,俄罗斯唯有克服延续性与断裂性的外交悖论,才可能彻底走出乌克兰困局。
[Abstract]:From the tsarist Russia to the Soviet Union and to Russia today, the geopolitical dilemma 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Eastern Europe runs through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and has been a diplomatic strategic problem difficult to be solved by the Russian countries in successive dynasties.Compared with Russia and the Soviet Union, Russia today faces the pressure of EU and NATO expansion, this issue is even more prominent.The other side of the continuity of Russia's diplomatic strategy is the fragmentation of foreign policy instruments.In the face of the geopolitical dilemma in Eastern Europe, Russia today cannot use the universal foreign policy tools of Czarist Russia and the Soviet era, nor can it build a mechanism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European Union.The continuity of strategic issues and the fragmentation of policy instruments intertwine each other, forming a vicious circle of diplomatic paradoxes, causing Russia to fall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kraine.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geopolitical dilemma aggravated by Ukraine's "Brexit from Russia into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lack of universal policy tools, Russia can only pursue strong diplomacy guided by individual interests on the basis of military power.Such tough diplomacy, however, will not effectively ease Russia's geopolitical woes in Eastern Europe, but will likely hurt its interests in more areas.In the final analysis, no matter how the real situation in Ukraine evolves, Russia can only overcome the diplomatic paradox of continuity and fragmentation.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CGJ02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XTD4-05) 协同创新项目“‘走出去’战略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504YY004A)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15;D8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瑞加娜·海勒;罗甘本;;主观性很重要——重新思考俄罗斯与西方关系[J];俄罗斯研究;2010年06期
2 戴长征;张中宁;;国内囿域下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及其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4年05期
3 柳丰华;;乌克兰危机:内因、大国博弈因素与前景[J];俄罗斯学刊;2014年03期
4 赵鸣文;;乌克兰政局突变原因及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2期
5 李永全;;乌克兰危机折射出的大博弈[J];俄罗斯学刊;2014年03期
6 陈新明;宋天阳;;论俄欧争夺中的乌克兰事件[J];国际论坛;2015年01期
7 毕洪业;;乌克兰的选择困境:俄罗斯还是西方?[J];国际观察;2014年03期
8 王宪举;;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内外政策的影响[J];俄罗斯学刊;2014年05期
9 吴志成;蒋方兵;;合法性视角下的欧盟东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丁原洪;;乌克兰危机的历史经纬与现实启示[J];和平与发展;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润千;克里姆林宫易帜十年祭[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2期
2 季正矩;权贵阶层与苏共的腐败及其垮台[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4期
3 冯玉军;;苏共丧失政权的体制性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5期
4 王永;;一场政治与艺术的博弈——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回眸[J];俄罗斯文艺;2012年01期
5 马焕明;关于苏联消费品短缺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俄罗斯研究;2004年01期
6 郭欣根;;苏联解体原因的十种观点述评[J];高校社科信息;2002年04期
7 李兴;;普京欧亚联盟评析[J];俄罗斯研究;2012年06期
8 黄登学;;新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述评——兼论普京新任期俄罗斯外交走势[J];俄罗斯研究;2014年01期
9 苏文菁;;海洋文明视野下的\荺俏幕痆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苏东民;;俄罗斯应对腐败策略论析[J];北方论丛;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猛;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陶林;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卢海燕;东扩对欧盟经济政策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朱碧波;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潘送球;彭德怀人民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林怀艺;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的考察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李国宏;列宁斯大林文化革命思想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立中;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骥,闫磊;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文化因素的影响[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01期
2 朱晓中;双东扩的政治学——北约和欧盟扩大及其对欧洲观念的影响[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2期
3 金灿荣;刘世强;;告别西方中心主义——对当前国际格局及其走向的反思[J];国际观察;2010年02期
4 高歌;;从美苏之间到美欧俄之间——1989年后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战略与大国关系的互动[J];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04期
5 计秋枫;论欧洲一体化的文化与思想渊源[J];世界历史;1998年01期
6 侯昌丽;;乌克兰语言政策探析[J];民族论坛;2012年06期
7 季志业;评北约新战略[J];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06期
8 金雁;乌克兰民族独立之路与独立后的转轨危机[J];浙江学刊;2005年06期
9 戴长征;张中宁;;中国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的政策方略[J];学习与实践;2014年01期
10 张健;;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北约转型前景[J];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宏清;浅析俄罗斯外交[J];党政干部学刊;2002年08期
2 丁佩华;俄罗斯外交曲线与外交变数[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3 刘军;俄罗斯外交政策形成中的全球化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冯绍雷;;乍露锋芒的俄罗斯外交[J];南风窗;2006年13期
5 肖贵纯;;俄罗斯外交中的欧亚主义文化特征[J];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05期
6 王景丽;;21世纪俄罗斯外交中的大国意识(一)[J];俄语学习;2010年01期
7 刘桂玲;;俄罗斯外交政策新调整[J];国际资料信息;2011年01期
8 张红;刘会宝;;观念结构与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外交[J];东南亚纵横;2011年09期
9 殳祥娣;;俄罗斯外交初具面目[J];世界知识;1993年14期
10 季塔连科;李昭勇;;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东亚导向[J];战略与管理;1993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建华;;俄罗斯外交取向的历史文化传统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岩松 马剑;俄罗斯外交新风格[N];人民日报;2002年
2 王学俭 苑听雷;俄罗斯外交日显锋芒[N];工人日报;2006年
3 郑兴邋康琰;俄罗斯外交日趋强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姜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调整推动国家现代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资深媒体人 赵灵敏;天然气是俄罗斯外交的金钟罩?[N];华夏时报;2014年
6 俞邃;西方步步紧逼下俄罗斯外交趋向坚挺[N];世界报;2007年
7 中国周边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石泽;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变[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俄罗斯中亚室主任赵华胜;俄展开务实外交[N];解放日报;2002年
9 陈向阳;美国怎样看待俄罗斯外交政策[N];学习时报;2006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 张国庆;俄罗斯外交:以小平衡保持大平衡[N];中国国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正艾;俄罗斯外交传统研究[D];外交学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华;欧亚主义与冷战后俄罗斯外交[D];兰州大学;2009年
2 刘晓川;当代俄罗斯外交学现状与动向评析[D];外交学院;2009年
3 赵会荣;论俄罗斯外交中的多极化思想[D];外交学院;2001年
4 韩红梅;俄罗斯外交思潮与外交政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英;“弥赛亚意识”与俄罗斯外交政策[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6 银锋;新世纪俄罗斯外交战略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田燕;普京时期俄罗斯外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邢媛媛;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关键性因素分析[D];外交学院;2002年
9 王学锋;向东摆还是向西摆?[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10 侯少令;当代俄罗斯外交思想根源探析[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64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6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