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权力竞争方式的两种演化路径——基于春秋体系和二战后体系的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春秋体系 + 二战后体系 ; 参考:《当代亚太》2014年05期
【摘要】:文章研究了两个相关联的问题:第一,同样处于无政府状态,为什么在春秋初期和二战后初期的国际体系都出现了明显的大国主动利他的行为?第二,为什么二战后初期出现的剩他行为得以延续并被逐渐巩固,而春秋初期出现的利他行为却未能延续,反而逐渐退化为一个彻底的霍布斯式的自然状态?文章通过理论模型和案例比较显示,在特定条件下,即使处于无政府状态,追求权力的大国也会主动采取具有利他效应的利益交换战略。导致这种权力竞争方式出现的最关键的条件是体系中存在抑制大国剥夺小国自主性的社会规范。不过,受具体体系环境的约束,即使所有条件都满足并且使得利益交换战略成为大国权力竞争的占优战略,也并不意味着这种良性的权力竞争局面一定能够持续下去。当大国对小国施加武力胁迫的成本越小,而武力胁迫战略给竞争对手带来的收益越大时,以利益交换为主流权力竞争战略的良性竞争模式就越有可能被以武力胁迫为主流权力竞争战略的恶性竞争模式所取代。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wo interrelated questions: first, the same anarchy, why di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the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early period after World War II appear the obvious behavior of great power active altruism? Second, why did the remaining other behavior that appear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World War II continue and be gradually consolidated, but the altruistic behavior that appeared in the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s gradually degenerated into a completely Hobbesian state of nature instead of continuing? Through theoretical model and case comparison, the paper shows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even in anarchic state, the power seeking big country will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opt the altruistic interest exchange strategy. The most important condition 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this power competition is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norms in the system which restrain the large countries from depriving the small countries of their autonomy. However, restricted by the specific system environment, even if all the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and the interest exchange strategy becomes the dominant strategy of power competition of big countries,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is benign situation of power competition can be sustained. The smaller the cost of coercion by a large country against a small country, and the greater the benefits to its competitors of a strategy of coercion, It is more likely that the benign competition model with the exchange of interests as the mainstream power competition strategy will be replaced by the vicious competition model with force coercion as the mainstream power competition strateg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分类号】:D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原;;大国无战争时代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机制[J];当代亚太;2011年06期
2 王日华;;道义观念与国际体系的变迁——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J];国际观察;2009年01期
3 杨倩如;;先秦国际体系的类型与演变[J];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01期
4 徐进;;春秋时期“尊王攘夷”战略的效用分析[J];国际政治科学;2012年02期
5 王日华;漆海霞;;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战争相关性统计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01期
6 黄凯南;;演化博弈与演化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7 李彬;肖铁峰;;重审核武器的作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杨原;;武力胁迫还是利益交换?——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核心路径[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2 赵盈盈;申玲;;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程中群体间的演化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3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储召锋;;软权力的思想演进——从修昔底德到约瑟夫·奈[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王斌;贾雪;;以东北亚安全为视角议中国国家身份之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郑伯顺;信息不对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济分析[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蔡华,王桂芳,杨更耀;我国银行经营制度选择的博弈分析[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朱大勇;;浅谈投标报价的策略[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10 费瑞波,阮文彪;信用治理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凯南;;个体偏好与制度的共同演化:一个新的理论探索[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亚敏;;信息不对称与保险公司竞合研究——一个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新视阈[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3 刘效民;韦秀远;;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4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柯华庆;;实效主义经济学方法论[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张淑娟;;基于博弈论的科技期刊作者一稿多投问题的研究[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伟;张剑锋;李红霞;;基于道德因素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主体博弈探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苏;梁昌勇;赵惠芳;;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凯南;;不完全合同理论——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视角[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贾学兰;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保险契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峗;我国证券业并购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晓虎;从国家利益视角浅析冷战时期中埃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玉峰;水利工程投资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曹浩;基于博弈论的商业银行外部价值链效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洋;基于个体的财富分配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方银;;小国为何能长期存在[J];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01期
2 叶自成;王日华;;春秋战国时期外交思想流派[J];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02期
3 邝艳湘;向洪金;;贸易与国际冲突的因果检验[J];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02期
4 孙学峰;杨原;;大国规避体系制衡之谜[J];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02期
5 叶自成;中国外交的起源——试论春秋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性质[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1期
6 孙家洲;天子·霸主·诸侯——春秋霸政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7 胡家聪;;齐桓公霸业考实[J];管子学刊;1991年03期
8 李世安;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略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徐祖祥;从禅让制到世袭制——中国早期国家起源过程中政治权力的演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黄凯南;程臻宇;;认知理性与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发展[J];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彦昌;王忠宝;;论春秋时期之存在国际法[J];黑龙江史志;2009年02期
2 李新科;;春秋之“谏”论略[J];学理论;2010年20期
3 王若菡;;春秋时期列国外交中的赋诗言志[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马开j;关于春秋时期阶级斗争的几个问题[J];思想战线;1984年03期
5 裴默农;;春秋时期国际会议的位次之争[J];世界知识;1989年10期
6 张文彪;“和”的哲学与全球化问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7 王杰;殷周至春秋时期神人关系之演进[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年03期
8 于常青;浅析春秋时期的人口状况[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张芹;;关于春秋时期鲁国公臣职官管理制度的剖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年12期
10 陈一正;一席话胜十万兵[J];领导文萃;199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R壣僖
本文编号:1781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8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