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缘政治环境对中国崛起的影响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18 22:14
中国崛起是目前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中国地处东亚,东亚地缘政治环境对中国崛起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崛起的论文和著作还不多见。本文即从东亚区域地缘政治环境的角度探讨东亚地缘政治环境对中国崛起的影响。 东亚位于地缘政治学中所描述的边缘地带。这里是大国利益交汇和碰撞的地区。“一超三强”与“一盟”并存是这一地区国际政治格局的典型特征。在这一格局下,东亚存在着陆权联盟和海权联盟的隐性对抗,海权国家结盟来防范欧亚大陆陆权强国的崛起。从历史上海权国家与陆权国家的对抗来看,一般都是海权国家占上风,这是对中国崛起较为不利的影响因素。 从东亚区域内国别地理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中国崛起不利的因素,也有有利的因素。超级大国美国对中国崛起全面布防,这是霸权守成国对霸权挑战国的必然姿态,美国近期在东亚同时加强美日、美韩同盟,希拉里国务卿宣布美国重返东南亚,改善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奥巴马政府进行了中美建交以来,最大规模的对台军售。其制衡、防范中国的意图非常明显。 朝鲜半岛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各大国倚重。朝鲜半岛至今延续着冷战状态,有冷战“活化石”之称。朝韩双方南北对峙,朝鲜核问题一直存在,安全结构非常脆弱,极易因为突发事件引起半岛局势紧张,甚至动荡。2010年“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2011年12月“金正日逝世”,2012年3月“朝鲜发射火箭”,,都一度引发半岛局势的高度紧张。虽然事实证明各方都有对半岛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并都在目前的框架内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半岛局势一直是“变中求稳”。但这种缺乏弹性的安全结构,一旦突发事件突破各方底线,极易引发半岛局势动荡。这将对中国崛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崛起让东亚区域内首次出现中日两强并立的局面。这对地缘政治敏感性极强的日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日本海权国家的定位以及日本地缘政治扩张和控制的传统,使得日本必然对东亚区域内中国的崛起持防范态度。但是由于近年来中日经济关系发展快速且密切,中国市场对于日本经济重要性越来越高,日本也迫切希望利用中国崛起带来的市场空间,拉动本国经济的增长。所以日本对中国崛起的影响是利弊共存,一方面作为海权国家的日本极力防范中国走向远洋,另一方面日本也希望利用中国崛起带来的市场空间。 东盟作为一个地区一体化的松散的共同体,东盟整体对中国崛起的态度是“充分利用”和“加强制衡”。充分利用就是,搭上中国崛起的快车,重新振兴东南亚经济。加强制衡方面,不同国家的态度不同。长期亲美的新加坡和菲律宾都希望利用美国的力量制衡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奉行等距离外交,希望在大国力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缅甸、泰国等国,长期以来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其对中国崛起持一种谨慎的欢迎姿态。加之2010年元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极大促进了中国-东盟贸易的发展。所以东盟是东亚区域内对中国崛起较为利好的因素。但是由于中国和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有敏感的争端,中国一定要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为中国崛起创造一个良好的东盟氛围。 总体而言,东亚的地缘政治结构对中国的崛起是较为不利的,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东亚地区内的紧密的经济相互依赖,又是中国崛起难得的契机。所以中国要善于利用东亚地缘政治结构和经济相互依赖结构之间的力量真空,有效地布局自身崛起。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20
本文编号:1791823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2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研究现状暨文献综述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与中国崛起
(一)“一超三强一盟”的地缘环境对中国崛起的不利之处
(二)“一超三强一盟”的地缘环境对中国崛起的有利之处
二、美国在东亚对中国崛起的全面布防
(一)冷战后美国对华“软制衡”战略
(二)全面加强美国在东亚的同盟体系
三、朝鲜半岛与中国崛起
(一)朝鲜半岛问题及其对中国崛起的影响
(二)朝鲜“核问题”及其对中国崛起的影响
四、中日——东亚两强的抗衡与互补
(一)日本地缘政治环境及传统带来的中日隐性对抗
(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政治效用评估
五、中国与东盟——转型国家之间的依赖与竞争
(一)东盟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和反应
(二)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转型国家之间的竞争与互补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金祥波;王宇;;“弃核”还是“拥核”——处于十字路口的朝鲜核战略[J];韩国研究论丛;2009年02期
2 刘新华,秦仪;试析21世纪初中国崛起所面临的海洋战略环境[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3 王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1791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9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