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清末“球案”交涉

发布时间:2018-04-25 12:21

  本文选题:清末 + 球案交涉 ; 参考:《南京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1879年4月,日本以武力吞并琉球。围绕琉球国主权归属问题,清廷与日本政府之间进行反复交涉产生的一系列外交纠纷案件,史称"球案"。"球案"的核心是琉球国的主权归属。囿于国家弱小,夹在中日两国之间,为争取国家主权的独立,维持琉球立国的"两属状态"。琉球国官民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恢复国家独立的努力,史称"琉球复国运动"。从这一角度考察清末的"球案"交涉,可以将"球案"看作中琉日三国之间的多边外交斡旋。琉球有自己的疆域和土地。在历史上,自明朝洪武年间,琉球开始请求明朝的册封。中琉之间的封贡关系一直延续到清朝光绪年间,前后五百余年,构成了包括琉球、暹罗、越南、台湾等地在内的、基于朝贡体制的东亚传统的"宗藩体系"。在这种朝贡体制下,中国政府从不干涉琉球的内政,琉球一直拥有自己的国家主权,彼此相安无事。直到1609年日本萨摩藩主岛津家久侵入琉球,自此琉球被迫向萨摩藩纳贡称臣,形成了琉球的"两属状态"。步入19世纪,为发展资本主义,日本亟需向外扩张,琉球便成为日本扩张的首要目标。1871年11月发生的"牡丹社事件"为日本解决琉球归属这一棘手问题提供了绝好的时机。1872年,日本进行"废藩置县"改革,明治天皇册封琉球王,纳入华族,意在挑战中琉间传统的宗藩关系。1874年4月,日本重提"牡丹社事件",借口保护被台湾生番杀害的琉球难民,毅然派兵侵台。1875年,为进一步隔断琉球与中国的宗藩关系,日本掀起阻止琉球官民向清廷纳贡的"阻贡事件"。1879年4月,日本强行废琉球藩,改为县,企图进一步在版图制度上将琉球变成日本行政区划的一部分,并将琉球王及主要琉球官员劫掠至首都东京。为恢复国家独立,琉球国官民在日本东京,中国福建、天津、北京等地,进行了可歌可泣的"琉球复国运动"。在中国,琉球国官员向德宏、林世功、毛精长、蔡大鼎等由福建出发,一路以向德宏为代表赴天津会晤李鸿章;一路是林世功、毛精长、蔡大鼎等,赴北京总理衙门陈情。在东京,琉球国王向日本当局恳切陈情,往复辩论。琉球国官民趁机向各国驻日公使陈情,呼吁中国、荷兰、美国等主要国家的干预和支持。琉球国官民向何如璋、张斯桂、黄遵宪等陈情,请求他们从中设法,帮助琉球复国。"球案"发生在东亚秩序、格局变动的19世纪。鸦片战争以后,中日都被迫与西方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建立起近代意义上的国家关系。在万国公法的规则下,琉球也先后与英、法、美、荷等国家签订商贸条约。这表明中琉之间的宗藩关系,开始受到万国公法秩序的冲击和影响。11609年萨摩藩主岛津家久入侵琉球,形成琉球的"两属"状态,表明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制遭到日本特有的"幕藩"体制的撕裂和冲击。从这一视角看,琉球实际上处在东亚格局下几种体制相互交错制衡的网络中。在日本正式吞并琉球之前,琉球维持着"两属状态",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地两边朝贡。这种相对平衡的"两属状态",恰恰构成琉球得以"立国存祀"的重要基础。然而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对琉球觊觎已久,极力想在变动的东亚秩序中找到发展的有利时机。为拆解以中国为核心的"宗藩体系",日本不惜以武力吞并琉球,意图打破原有的、相对平衡的琉球"两属状态"。西方势力在东亚的渗透,琉球"两属状态"被打破,中、琉、日之间的多边关系,相互交织,使"球案"成为东亚当时的热点问题。从琉球的"两属状态"来看,"球案"交涉主要在中日两国政府之间进行。史学界以往的研究也主要从中日两国关系史的视角展开。然而,如果关照琉球这一历史主体,以"牡丹社事件"引起的琉球归属问题为发端,到日本侵台,阻止琉球进贡,废藩置县,最终吞并琉球。作为当事者,琉球始终在危急的情形下,想要"两不得罪"地维持"两属状态",以获得国家生存的基础。尤其在日本武力吞并琉球的时候,琉球国官民多方斡旋,进行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复国运动。都表现出了作为当事者,琉球在"球案"交涉中的国家个性和历史主体地位。纵观"球案"交涉,英美参与调停,中法冲突,中俄边疆危机,朝鲜危机等穿插其中。整个"球案"交涉过程一波三折,时断时续,复杂而持久。"球案"交涉显然是19世纪末期,涉及东西方多国利益的一场外交博弈,是东亚地区的热点问题。在"球案"交涉中,清廷始终以《中日修好条规》作为两国谈判和议论的框架和基础。以此维护传统的以朝贡体制为基础建立的"宗藩体系"。清廷认为日本入侵琉球违背了两国"不相侵犯"的友好条约,不承认日本对琉球的武力占有。日本则从万国公法"现实占有"的角度证明"琉球"只是名义上属于清国,而在实际上受日本的控制和支配。从中可以看出清廷极力维系"宗藩体系"和日本竭力拆解"宗藩体系"两种意图、两种立场、两种力量的外交博弈。可以说变动中的东亚秩序,是"球案"交涉一波三折的背景格局。作为当事国,夹在中日两国之间的琉球,极力想要维持相对平衡的"两属状态",以此获得国家自存独立的基础。而当日本正式吞并琉球,将琉球立国的基础彻底打破。绝望的琉球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宗主国身上,希望清廷对日出兵,发誓不惜一切与清廷一致对日。为恢复国家独立,琉球国官民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努力,值得进一步研究。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败下阵来,日本在实际上占有了琉球。然而,清廷从来都没有承认日本享有琉球的主权,琉球人也从没有承认过其国家主权属于日本,"球案"成为悬而未决的交涉案件。
[Abstract]:In the past five hundred years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made a series of diplomatic disputes between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 In the past five hundred years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made a series of efforts to restore national sovereignty . In 1879 ,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people were forced to enter into a trade treaty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 On the basis of the " two genera state " of Chinese as the principal , the " two genera state " of the " ball case " has been broken down , and the diplomatic game between China , China , China , China , Russia and China is the main problem in East Asia . However , the Qing Dynasty has never recognized Japan ' s sovereignty over Japan . However , the Qing court has never recognized Japan ' s sovereignty over Japan . However , the court has never recognized Japan ' s sovereignty over Japan and the " ball case " has become a outstanding case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8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理;;1874年日本出兵侵台的幕后指使者[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谢必震;;近年来钓鱼岛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5年02期

3 李细珠;;清末中日琉球案尚为悬案考[J];台湾历史研究;2014年00期

4 廖敏淑;;《中日修好条规》与甲午战争——以修约交涉为中心[J];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04期

5 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10期

6 张海鹏;李国强;;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兼及琉球问题[J];台湾历史研究;2013年00期

7 李理;;日本“吞并琉球”计划出台始末[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梁淑英;;国际法视角下的琉球地位[J];法学杂志;2013年04期

9 杨邦勇;;近代日本吞并琉球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韩东育;;关于前近代东亚体系中的伦理问题[J];历史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边文锋;;英国与晚清中日琉球交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韩东育;;关于东亚研究的新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本文编号:1801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01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7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