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扩员问题浅析
本文选题:上海合作组织 + 扩员 ; 参考:《外交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上海合作组织是唯一一个由我发起成立、以中国的城市命名、总部设在北京、中国能够发挥主导权的国际地区组织,是我维护西北边陲安全稳定、成功运筹大国关系的重要平台,对于维护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经过十年发展,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完成了建章立制的初创阶段,步入健康、平稳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希望参与到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进程中,已有部分国家提出希望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因此扩员问题成为上海合作组织今后发展进程中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政治、地缘、法律、组织等角度,重点探讨扩员的利弊和可能带来的问题,并对下一步扩员前景作出了初步分析。希望本文对相关研究有所参考。
[Abstract]: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s the only international regional organization founded by me, named after the Chinese city and headquartered in Beijing, where China can take the lead. It is the only international regional organization that maintains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northwestern border. The important platform for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big country relatio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afeguarding China's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interest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2001,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s of politics, security, economy, humanities and so on after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It has completed the initial stage of establishing a rule-building system and stepped into the track of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organizations wish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ome countries have already offered to join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s a full member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 the expansion of the SCO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CO. From the political, geographical, legal, organizational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xpanding the membership and the possible problems, and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prospect of expanding the membership in the next step. I hope this paper has some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孟林;陈俊玲;;“外溢论”视角下的上海合作组织功能拓展[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6期
2 陈玉荣;;上海合作组织走过十年辉煌历程[J];当代世界;2011年07期
3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举行 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J];杭州(周刊);2011年06期
4 ;第十届中亚和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J];世界知识;2011年15期
5 张德广;;“上海精神”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J];世界知识;2011年13期
6 张德广;;我当“上合”首任秘书长的三年[J];国际人才交流;2011年08期
7 М·伊马纳利耶夫;;上海合作组织:十年安全与合作之路[J];俄罗斯研究;2011年03期
8 耿晔强;马志敏;;基于博弈视角下的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源合作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9 蒲小娟;;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机制探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张晓慧;肖斌;;地区安全主义视野中的上海合作组织[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锦前;李立凡;;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文化合作的思路与设想[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2 赵常庆;;东盟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马斌;;中国中亚多边外交的限度——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赵艳霞;;从上海合作组织解读“安全困境”的缓解[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潘光;;论“上海精神”[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李灵洁;;以实例量化分析PCT申请对申请人的好处[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7 杨显生;;面对上海合作组织新挑战:中国处在十字路口[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8 余丽;;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看和谐世界的建构[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宋在斗;;加强中国新疆与韩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SAC/TC251/SC1 良好实验室操作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培训良好实验室规范建议性文件之在另一国家中要求和实施检查与研究审核的建议[A];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国家标准及数据共享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新闻公报[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张宁;发展中的上海合作组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早报评论专栏木乔;中国需要上海合作组织更趋务实[N];东方早报;2005年
4 记者孙力;俄议长高度评价上海合作组织[N];人民日报;2003年
5 记者陈俊锋;上海合作组织作用增强[N];人民日报;2003年
6 ;上海合作组织作用不断增强[N];人民日报;2003年
7 ;批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N];人民日报;2003年
8 ;上海合作组织[N];人民日报;2005年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加强团结合作 促进稳定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10 许涛;上海合作组织令人刮目相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颖;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刘再辉;上海合作组织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彦智;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都允珠;后冷战时期中国周边区域多边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海霞;冷战后中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蒋新卫;冷战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与新疆安全和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绩新;里海石油、天然气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兴堂;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迹;上海合作组织及其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红涛;论上海合作组织与“上海精神”[D];新疆大学;2007年
3 胡钰;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刑事司法协助区域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4 许有明;论中亚“三股势力”的产生及其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刘军;论国际统一战线的新发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6 严业飞;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蒋纯华;“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地区安全[D];新疆大学;2004年
8 龚燕明;试析“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中国的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瑜;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特点及趋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克成;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02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0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