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研讨会综述
本文选题:政治话语 + 新表述 ; 参考:《红旗文稿》2014年01期
【摘要】:正2013年11月29日,首届"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研讨会"在与会学者意犹未尽的探讨中结束了,但关于如何创新中国政治话语及其传播方式的话题仿佛才刚刚开始。这次会议由求是杂志社、中国外文局、中央编译局联合举办,旨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构建融通中外新概念、新
[Abstract]:On November 29, 2013, the first "China political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Seminar" ended in the discussion that the participants still wanted to discuss, but the topic on how to innovate Chinese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how to spread it seemed to have just begun. The conference was jointly organized by Qiushi magazine, China Foreign Culture Bureau and the Central Bureau of Compiler, aiming to build and integrate new concept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round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祖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种“话语”解读[J];江汉论坛;2006年07期
2 张维为;;中国模式挑战西方政治话语[J];社会观察;2008年10期
3 李三虎;;公正论题:马克思中国化的当下政治话语[J];学术研究;2007年05期
4 陈开和;;美国对外传播中的智库运作及其启示[J];对外传播;2010年02期
5 刘小三;;对外传播中西藏形象建构的策略和方式[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曹晓娟;;提升传播艺术让中国故事引起国际共鸣——全国政协委员谈新形势下的对外传播[J];对外传播;2008年04期
7 文丰;新概念“吧”,缤纷浪漫靓都市[J];健康生活;1999年11期
8 龚文庠;;换一个视角:也谈对外传播[J];对外大传播;2007年01期
9 喻国明;;是什么妨碍了中国的声音在世界的传播?——关于对外传播的一点断想[J];中关村;2008年05期
10 郑永年;;加快国际政治话语的建设[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丽萍;;关于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的几点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薛洪生;黄琦;;从主流政治话语嬗变看中国政治之变迁——基于若干官方文本的政治学解读[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董金平;;话语与女性气质的建构——20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气质变迁分析[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4 仇永民;;试论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理论的创新[A];弘扬革命传统,迎接时代挑战——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集[C];2002年
5 吴莼思;;中国安全外交概念初探[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倪建平;;中国“和平发展”的形象塑造:文化传播的视角[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7 刘从政;王苹;胡燕;;完善社会动力与平衡机制 建设和谐社会[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何晶;;中国大众传媒对本土中产阶层的话语建构现象初探[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菊;;浅议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波;;何谓“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探讨[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纯;家电“新概念”太模糊[N];检察日报;2000年
2 记者 荣燕 王宇丹;注意到美国《核态势报告》新表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李扬;点击家政新概念[N];新华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邓江虹;出行新概念,,今天你“拼”了吗?[N];衡阳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何苗;热词时代[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6 晓芳;打打“新概念”炒作之假[N];市场报;2002年
7 玉霞;美国的就业新概念[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8 悦华;人才“新概念”[N];江苏法制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龚丹韵;网络红人背后的逻辑与困惑[N];解放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黄玫;像抓计生那样抓防治艾滋病[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纬光;现代中国政治话语的范式转换[D];复旦大学;2006年
2 吕书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4 宋莉涛;试析媒体在中欧关系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5 万明;国际政治中女性领导人的政治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君;美国驻华使馆政务微博话语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郑思冉;欧盟的国际规范与传播方式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3 李洪祥;中国中央电视台掌握国际媒体话语权的路径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曾华;话语分析及其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运用[D];暨南大学;2007年
5 谢照;国家形象的柔性构建和传播[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单绍萍;中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7 郑贵兰;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D];湘潭大学;2007年
8 吴秦岛;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王晓崇;上海近郊的土改动员考察(1950-1951)[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董明月;中国国家新形象的柔性塑造及其对外传播战略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8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0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