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和中国地缘格局新思维
本文选题:新丝绸之路 + 地缘格局 ; 参考:《世界地理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新丝绸之路是连接东亚和中西欧这两个发达经济区间的陆上和海上通道,其两端各自形成呈扇形展开的广阔腹地。在其建设中中国起着主导作用。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将以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以能源为首的资源开发为抓手。其建设将首先促进中国的西部的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密切中国与周围邻国的关系,并使东亚和欧盟在更密切的交往和更快速的物流中双赢互利。新丝绸之路的提出和逐步发展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新思维,力争主动的新作风和积极作为的大国担当,将对中国与亚欧诸国的和谐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文章分析了新丝绸之路的内涵和其对中国地缘格局的影响。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ilk Road will first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ed of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 further close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 and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harmoniou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Asia and Europe .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ew Silk Road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attern of China ' s geo - border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分类号】:D822;F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А.Забанбарк;朱佛宏;;孟加拉湾含油气盆地——南亚潜在的烃类储藏区[J];海洋石油;2006年01期
2 张抗;;南亚—新疆与缅甸—云南油气管线方案的分析[J];中外能源;2006年02期
3 杨震;赵冰;赵娟;;论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J];世界地理研究;2014年03期
4 杜德斌;马亚华;范斐;恽才兴;;中国海上通道安全及保障思路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5年02期
5 张抗;;依靠自主设备 开发深海油气[J];石油学报;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德刚 ,赵伟明;中东棋盘上的伊拉克战略地位浅析[J];阿拉伯世界;2003年05期
2 赵葆珉;;均势外交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2期
3 张才圣;;从民族主义看二战后德国统一[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张才圣;;论德国分裂与欧洲一体化[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5 叶太华;;当前中美双方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及困境试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2期
6 周骁男;;中国地缘政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高科;;地缘政治视角下的美俄中亚博弈——兼论对中国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8年06期
8 赵立新;;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深层障碍——中韩日民族主义诉求及其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1年03期
9 刘雪莲;王勇;;全球化时代海陆关系的超越与中国的选择[J];东北亚论坛;2011年03期
10 赵立新;;东亚和解的障碍与超越——历史之外的因素[J];当代韩国;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鸿宾;;当代民族关系的模式、成因与境遇——“二元制”与“民族—国家”模式构建下族群关系的思考[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2 石海明;曾华锋;;科技进步视角下的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3 孙勇;;中国未来边疆战略的取舍[A];华西边疆评论(2)[C];2015年
4 郑建成;龙向阳;;1949—1964年中国外交部涉非机构的演变[A];非洲研究2013年第1卷(总第4卷)[C];2013年
5 高永久;徐亚清;;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平衡与不平衡[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9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4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凯;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对世界政治事务的积极介入及其原因[D];暨南大学;2011年
7 刘雪飞;古代黑海北岸斯基泰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静;中俄在中亚的共同利益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蓓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能源外交[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立;影响以色列和土耳其关系的因素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徐亮;二战德国地缘战略得与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德宝;欧盟东扩过程中的国家主权让渡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莫凡;先秦战争中的河内[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竞强;哈比卜·布尔吉巴外交思想及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慈平;元代历史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冯婉;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印度因素[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薛峰;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海权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绍媛;吕春生;;日本能源海上通道中的美国因素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李兵;;论海上战略通道的地位与作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2期
3 贾大山;孙峻岩;罗洪波;;中国石油海运通道安全评价与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刘中民;;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的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一种框架性的研究[J];国际观察;2011年03期
5 马[F;;当前世界海洋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观察;2012年04期
6 王佩云;;中国南海油气开发与主权维护[J];国际石油经济;2012年10期
7 张抗;向广阔的世界海洋石油市场进军[J];海洋石油;2005年01期
8 杨震;周云亨;;论军事技术对海权论发展的影响[J];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01期
9 陈东有;;中国是一个海洋国家[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10 石家铸;韩宜;;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海权发展的探索与贡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震;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复旦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臻;;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简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2 赵华胜;;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韩隽;郭沅鑫;;“新丝绸之路愿景”——“大中亚计划”的2011版?[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连雪君;;传统的再发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观念与实践——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在地区国际合作研究中的探索[J];俄罗斯研究;2014年02期
5 杨中旭;塔什干峰会铺建新丝绸之路[J];新闻周刊;2004年23期
6 李楠;深化改革与疏解梗阻[J];w芸,
本文编号:1824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2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