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从日本应对“一带一路”倡议看中日关系的新课题

发布时间:2018-05-01 12:18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战略 + 东亚区域合作 ; 参考:《学习与探索》2017年08期


【摘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于推进东亚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建立、促进东亚区域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在东亚区域合作和中日关系改善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难以回避的悖论,导致日本对中国积极推进的东亚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依然抱有疑惧心理,在应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问题上显示出其对外战略选择的矛盾与误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潮流的发展,日本无法摆脱与中国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赞同和支持,日本的观望与不合作态度势必要做出调整。因此,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依然是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课题。
[Abstract]:The strategic conception of "Belt and Road" put forward by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 East Asia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Japan has always had an inescapable paradox on the issues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which has led Japan to remain suspicious of the strategy of East Asia and international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ctively promoted by China. In response to China's "Belt and Road" proposal, it shows contradictions and misunderstandings in its foreign strategic choi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Japan cannot get rid of its interdependence with China.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been endorsed and supported by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Japan's wait-and-see and non-cooperation attitude is bound to be adjusted.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rategic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s still an important issue in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Sino-Japanese relation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分类号】:D822.3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一夫;中日关系研讨会在京举行[J];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06期

2 丛松日;“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与中日关系的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齐福霖;第六届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02期

4 刘德有;思考21世纪的中日关系[J];日本学刊;2000年06期

5 ;中日关系研究中心在京成立[J];日本学刊;2000年06期

6 韦佳;关于影响中日关系发展之因素的有益探索——“新世纪的中日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日本学刊;2000年06期

7 ;我看中日关系(二)[J];世界知识;2000年12期

8 冯昭奎;;怎样做邻居——对世纪之交中日关系的思考[J];世界知识;2000年01期

9 ;我看中日关系[J];世界知识;2000年01期

10 ;我看中日关系(三)[J];世界知识;200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启新;;日本特大地震对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2 齐福霖;;近百年中日关系国际研讨会综述[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一九九○年版[C];1991年

3 冯昭奎;;中日关系的历史拷问[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1期(总第110期)[C];2013年

4 米庆余;;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5 任常毅;;新中国60年中日关系面面观[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刘江永;;“311”大地震对世界经济和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7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8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9 徐启新;;我学会与日中关系学会交流合作的新起点——记两学会共同举办的国际研讨会[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10 石善涛;;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的历史考察[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德有;破解中日关系[N];光明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红邋杨子岩;本报举办论坛研讨中日关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敏;中日关系如何影响中日企业转型[N];中国企业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江玮;日本副外相访华 求解中日关系僵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外交学院客座教授 宋荣华;中日关系“四十而惑”[N];广州日报;2012年

6 记者 许栋诚 杨依军;中日关系健康稳定符合两国根本利益[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记者 刘华 徐松;改善中日关系,日方须有诚意和行动[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8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 吕耀东;日本:政治右倾化令中日关系摇摆[N];法制日报;2013年

9 早报记者 张U,

本文编号:1829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29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