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略趋向与中国的应对
本文选题:中国 + 日本 ; 参考:《国际观察》2014年02期
【摘要】:中国持续和平发展,日本走向衰落之途,中日关系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日战略相持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其结果既取决于中国和平发展的质量提升,也取决于双方的战略选择与部署。日本的战略趋向具体表现为:全球战略收缩,东亚战略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深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防务部署和对外军事合作。有鉴于此,面对日本的战略趋向,中国应善加应对,加强全球议程上的倡议和塑造能力,积极锤炼大国心态,确立更具针对性的东亚地区战略,以长远眼光处理中日关系。
[Abstract]:China's sustained peaceful development, Japan's declin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nto a phase of strategic confrontation. The Sino-Japanese strategic stalemate will continue for a long time. The result depends on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the strategic choice and deployment of both sides. The strategic trend of Japan is as follows: the global strategy shrinks, the East Asia strategy takes containment China as the core goal, devotes to deepen the US-Japan alliance relations, strengthens the defense deployment and the foreign military cooperation. In view of this, in the face of Japan's strategic trend, China should respond well, strengthen the initiative and ability on the global agenda, actively train the mentality of big countries, establish a more targeted strategy for East Asia, and handl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from a long-term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维护我国海外利益研究》(项目编号:12BZZ054)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计划《东亚秩序转型与中国战略》(项目编号:2012FRLX08) 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亚一体化前景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BGJ01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门洪华;;东亚秩序建构:一项研究议程[J];当代亚太;2008年05期
2 门洪华;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应对[J];国际观察;2004年03期
3 刘江永;;安倍再度执政后的中日关系展望[J];东北亚论坛;2013年02期
4 门洪华;;构筑中日共同利益的战略框架[J];教学与研究;2007年10期
5 肖f^;;东北亚安全走向与中国战略调整[J];教学与研究;2011年07期
6 蔡亮;;论安倍内阁外交政策的两面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麻陆东;程又中;;新现实主义视野下的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J];东北亚论坛;2011年03期
2 刘胜湘,刘俊;国家崛起模式的理论探析[J];当代亚太;2005年11期
3 徐秀军;;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构建:一种分析框架[J];当代亚太;2010年02期
4 张燕军;;东亚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与地区一体化[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楼春豪;;进攻性现实主义“中国威胁论”的实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孙东方;;变动中的东亚经济格局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邹志强;李江;;崛起语境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8 臧劢;;试论“准危机”——崛起大国对周边冲突的一种视角[J];国际关系研究;2013年02期
9 王丹;;日本新国家主义与中日关系——从两届安倍政权的执政进行考察[J];国际关系研究;2013年04期
10 朱海燕;;解析安倍“摆脱战后体制”战略——以日本国内为视角[J];东北亚论坛;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肖f^;;东北亚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及合作模式[J];东北亚论坛;2010年02期
3 杨成;江凌飞;;东北亚的历史变局与中国的战略调整——以中日力量转移为线索[J];东北亚论坛;2010年05期
4 唐世平;中国的崛起与地区安全[J];当代亚太;2003年03期
5 沈丁立;;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以及东北亚国际关系[J];当代亚太;2009年02期
6 周茂清;不同类型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0期
7 叶自成,李颖;构建大国外交之魂:正常心,自信心,乐观心[J];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Z3期
8 吴心伯;东北亚的抉择: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J];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Z5期
9 牛军;王东;;中美日安全关系与东亚安全环境[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6期
10 石源华;;后朝核阶段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走向[J];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昭奎;;发展与世界潮流相一致的中日关系——兼论中美博弈对中日关系的影响[J];日本学刊;2010年06期
2 门洪华;;东亚秩序视角下的中日关系[J];攀登;2010年03期
3 张智新;;中日关系——破冰之后更需战略护航[J];学习月刊;2007年09期
4 高宏久;;中日关系现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今日新疆;2005年03期
5 李晓明;;夯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基础[J];w,
本文编号:1878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7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