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伍廷芳与美国代理国务卿希尔的庚子密谈解读

发布时间:2018-05-12 18:57

  本文选题:伍廷芳 + 希尔 ; 参考:《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摘要】:从伍廷芳与美国代理国务卿希尔的庚子密谈记录可知,伍廷芳曾向美方率先提出惩办清朝顽固守旧势力的总后台慈禧太后与载漪等,并为张荫桓等开明官员昭雪的建议,希望美国政府在议和环节向中国方面施加压力,这多少有点出乎意料;该密谈促使美国政府在议和过程中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伍廷芳的政治立场固然悖于外交常规,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空,伍廷芳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要求惩处而不是维护本国最高统治者,不仅可以理解,而且折射出近代外交伦理转变的某些闪光点。伍廷芳已完成了从朝廷使臣到国家公使的角色转换。只有充分注意到伍廷芳在庚子前后对慈禧太后与清朝皇权的隔膜,才能准确地解读辛亥风云中的古稀长者伍廷芳为何在反清革命的胜负未决之际,义无反顾地走进南方反清阵营,而不是误解这位智者晚年的特立独行。
[Abstract]:From the record of Wu Ting-fang 's secret conversation with US acting Secretary of State Hill, we can see that Wu Ting-fang took the lead in putting forward to the United States a proposal to punish Empress Cixi and Dai Yi, the chief backstage of the stubborn old-fashioned force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Zhao Xue, an enlightened official such as Zhang Yin-huan. It was somewhat unexpected to expect the U.S. government to put pressure on China in the peace talks, which prompted the administration to play a corresponding role in the peace process. Wu Ting-fang 's political stand was certainly contrary to diplomatic convention, but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time and space at that time, Wu Ting-fang, proceeding from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demanded punishment rather than defending the supreme ruler of his country. It was not only understandable that Wu Ting-fang wanted to punish and not defend his country's supreme rulers. It also reflects some flashes of modern diplomatic ethics. Wu Tingfang has completed the transition from a court envoy to a state minister. Only by paying full attention to Wu Ting-fang 's separation between Empress Dowager Cixi and the imperial power of the Qing Dynasty before and after Gengzi, can Wu Ting-fang, an ancient and dilapidated elder in the Qing Dynasty, accurately understand why Wu Ting-fang, an ancient and dilapidated elder in the Xin Hai era, was still in a position to win or lose the anti-Qing revolution. He walked into the southern anti-Qing camp without misunderstanding the wise man's maverick in his later years.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清末民初的中美交往与中国政局——以美国公、私英文资料中的伍廷芳为中心”(项目号:11YJA770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卫军;伍廷芳的国际和平法思想[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伍福佐 ,林盛;法学家伍廷芳的辩论艺术[J];浙江人大;2005年10期

3 游荣荣;;伍廷芳法律思想的动因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0年21期

4 熊秋良;论伍廷芳的法律思想[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唐自斌;伍廷芳法律思想简论[J];湖南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6 马作武;;伍廷芳与中国近代法制变革[J];法学家;1995年04期

7 马作武;伍廷芳:第一个取得外国律师资格的中国人[J];中国律师;1998年03期

8 张体勇;刘阳;;我国法律近代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伍廷芳[J];兰台世界;2013年36期

9 陈煜;张仁善;;律师出身的司法总长伍廷芳[J];法学天地;2002年03期

10 郭世佑;伍廷芳:一个出色的文化使者[J];人民论坛;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伟;;伍廷芳留英习法考——以英国近代法律教育为背景[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学的兴起与法律教育[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戈力;近代首位法学博士——伍廷芳[N];西部法制报;2008年

2 徐立凡;伍廷芳:用法治改造中国第一人[N];华夏时报;2011年

3 梁尚贤;伍廷芳政治生涯的最后一页[N];团结报;2001年

4 刘永峰;揭秘民国司法独立第一案[N];甘肃法制报;2012年

5 万焕生;伍氏父子逸事[N];团结报;2001年

6 北京大学法史学博士 林海;林肯会馆走出的中国面孔[N];检察日报;2012年

7 张建伟;墓志铭记述的法学家脉动[N];检察日报;2012年

8 陆建德;“义务教育”应译作“强迫教育”[N];文汇报;2005年

9 澳大利亚太平绅士,职业商人,中国改革史研究者,,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顾问 雪珥;立宪集结号[N];中国经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妹;伍廷芳与中美侨务问题交涉研究(1897-1902)[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雄;伍廷芳与共和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侯长龙;伍廷芳法律思想初探[D];安徽大学;2001年

4 方卫军;伍廷芳司法思想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梁建;伍廷芳与南北议和[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孙晓飞;试论伍廷芳的外交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本顺;试论伍廷芳的法律思想及实践[D];河南大学;2003年

8 吴剑飞;伍廷芳法律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汪合生;伍廷芳的法律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7年

10 武乐堂;论伍廷芳对晚清时期旅美华人的保护[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79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79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d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