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冷战后中美军事外交
本文选题:中国 + 美国 ; 参考:《辽宁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作为国家总体外交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军事外交在国际政治舞台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为定性研究,主要研究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特别是冷战后中美军事外交的具体内容,分析了中美军事外交的背景、特点以及功能作用,目的是揭示中美军事外交发展规律,为中国未来更好的开展对美军事外交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以冷战后中美军事外交的历史进程回顾为根基,阐述了关于军事外交的概念与军事外交的形式、及两国开展军事外交的动机、特点、规律,及影响两国军事外交的因素。 研究表明,国家利益论与国际合作等国际关系理论可以用来诠释中美军事外交的实践,中美两国总体的外交关系深刻影响着两国军事外交的水平,而良好的军事关系对中美两国的总体外交关系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美两国良好的军事外交关系,将有利于亚太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应该努力继续发展两国的军事外交。
[Abstract]: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national diplomacy, military diplomacy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rena.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Sino-US military diplomacy since the normalization of Sino-US relations, especially after the Cold War, and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of Sino-US military diplomacy. The purpose is to reveal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diploma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China to better carry out military diplomac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retrospect of the history of military diploma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e Cold Wa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form of military diplomacy, as well as the motives, characteristics, laws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military diplomac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study shows tha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such as the theory of national interest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an be used to interpret the practice of Sino-US military diplomacy, and that the overall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level of military diplomac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Good military relations have also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Good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conducive to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he world at large, 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continue to develop military diplomac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22.3;E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骏马;俄海军积极开展军事外交[J];当代海军;1998年03期
2 张慧玉;;军事外交与维护国家利益[J];党政论坛;2010年04期
3 ;参加中美QiW大使}会娗的中W代表团v|言人曑於会娗情况的声明[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5年17期
4 邓著之;抗战时期中美与中苏关系[J];九江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5 陈依卓宁;;中美治安调解之比较概述[J];法制与社会;2008年22期
6 李海燕;;中美慈善思想及现状的比较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7 王辉;;中美食品安全委员会之法律分析[J];现代商业;2011年08期
8 ;外交部v|言人曑於櫫斥美WW务院又一次曲解中美QiW大使}会娗}摴蛫娭实岅的声明[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6年05期
9 苏慧!中南大学学报,湖南长沙410083,古祖雪;中美著作权法的立法基础比较[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李众军;试论邓小平军事外交思想[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迪;王贤文;;美籍华裔科学家在中美科学合作中的作用:以纳米技术领域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虞和平;;论清末民初中美商会的互访和合作[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3 王晓先;;中美服务贸易纠纷引发的对策思考[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4 周舟;;国际谈判中的议题联系因素——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例的研究[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5 纪托;;中美家庭道德比较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6 赵志刚;;Ⅰ类新药中美创新对比[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7 高学敏;;海上军事外交的成功实践——浅谈郑和下西洋与人民海军舰艇出访[A];“郑和与海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徐勇;;中美快递产业对比分析研究[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韩立余;;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案的影响[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10 Geoffrey Garrett;;金融危机,中美联合体和全球治理(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总参办公厅保密档案局局长 刘英;档案合作:开辟中美军事外交新领域[N];中国档案报;2009年
2 包道格;中美回暖应避免评“谁先低头”[N];国防时报;2010年
3 记者 周芳 通讯员 刘卫华;中美法律交流在汉举行[N];湖北日报;2010年
4 江伟 剑飞 王颖;中美省州旅游局长会议在宁举行[N];新华日报;2010年
5 夏军;中美再度探讨打击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孙楠;中美会晤:不能“灭火”就“压火”[N];国际商报;2010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中美因素提振 亚欧股市普涨[N];证券时报;2010年
8 陈虎;中美军队力量投放能力有何差异[N];国防时报;2010年
9 记者 江青 供稿;中美食品药品法律会议明年6月在京召开[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10 记者 王_g;中国减少美债对中美都有好处[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长青;中美产品内贸易与利益分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于海滨;当代俄罗斯军事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3 吕晓志;中美情境喜剧喜剧性比较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4 刘顺鸿;中美高技术争端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路亚洲;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农业科技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李玉冰;对美国禽肉检验检疫制度与我国相关制度的比对与应对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8 胡成根;国际资本流动问题之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孙宝印;日本明治时期新闻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郭杰;美国对华反倾销成因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帅;中美首脑互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姜黎黎;奥巴马政府对华经济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3 吴洪玮;金融危机前后中美商品贸易结构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4 韩俊杰;试论小布什政府对华经济外交[D];复旦大学;2010年
5 万斌;中美政府间政治沟通研究(1949-2009)[D];外交学院;2010年
6 何芳芳;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中美能源利益关系[D];外交学院;2010年
7 邢欣欣;中美联络处与两国关系正常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栾婷婷;中美货物贸易商品结构比较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毕聪;中美贸易摩擦新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卞金波;美国对台军售中的中美合作博弈[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9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9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