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美国国内有关战略形势和对华战略的思想争鸣
本文选题:思想辩论 + 领导地位 ; 参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年10期
【摘要】:美国国内自金融危机后形成了一场思想大辩论,辩论的重点从"美国是否衰落",转变到未来美国领导地位和美国秩序的探索,再转变到对华战略的反思,呈现出逐步深入的过程。这场思想辩论具有全面性、宏观性和时代性,其形成的共识将影响美国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战略方向或战略规划,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战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Abstract]: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re has been a great debate of though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ocus of the debate has shifted from "whether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decline," to the future explor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leadership position and the American order, and then to the introspection of the China strategy. There is a gradual process of deepening. This ideological debate is comprehensive, macroscopic, and epochal, and its consensus will affect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or planning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next 10 years or even longer,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strategy towards China.This cannot fail to arouse our attention.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三重体系构建研究”[12&ZD082] 上海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梦与中国的世界秩序观[2015BKS001]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上海分中心课题“后奥巴马时期的美国战略及对中国的影响”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社创新工程创新青年人才和国际安全学科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平;美国对华战略的基本思路[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04期
2 裴远颖;;美国对华战略改变了吗?[J];和平与发展;2006年02期
3 黄谋琛;;当代美国对华战略探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赵伯乐;;印度将如何构筑对华战略[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9年12期
5 郝莉,吴珊珊;警钟长鸣 沉着应付──读《美国对华战略演变史研究》有感[J];科学社会主义;2000年03期
6 张曙光;美国对华战略考虑与决策:一般性思考[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02期
7 邓兵;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理论和现实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4期
8 夏立平;美国对华战略及其内在矛盾[J];当代亚太;2004年02期
9 袁鹏;;美国对华新战略正在形成[J];决策探索;2005年11期
10 刘建飞;美国对华战略的转变趋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永成;;中国安全软环境分析——以9.11后美国对华战略认知调整为视角[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2 凌胜利;;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动力探析[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基弘;韩媒必须重新制定未来对华战略[N];国防时报;2010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蒯辙元;美国对华战略核心简析[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3 中国社科院全球战略院《南亚研究》编辑部主任 叶海林;印度会参与对华战略遏制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4 陈一;缺乏对华战略 使日本陷窘境[N];国防时报;2010年
5 王鸿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从帕内塔访华看美对华战略的内在矛盾[N];中国国防报;2012年
6 记者 梁昕照;欧洲对华战略向现实主义靠拢[N];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宿景祥;应密切观察日本对华战略意图[N];中国保险报;2013年
8 李自良;影响美国对华战略的几种力量[N];国防时报;2011年
9 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日本对华战略拟出“软硬兼施”组合拳[N];文汇报;2012年
10 王义桅;美国在调整对华战略吗[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林爽;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变化及发展趋势[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唐书馨;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的演变与发展[D];外交学院;2011年
3 赵越;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演变[D];外交学院;2011年
4 闫涛;冷战后东盟对华战略与中国的应对[D];外交学院;2007年
5 赫芳北;“9·11”后中美安全相互依存与美国对华战略转变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6 张萌;现实国际政治竞争下的中国纵横方略[D];外交学院;2012年
7 刘心怡;美国新智库及其对华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15年
8 高刚;冷战后美国南海政策演变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36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93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