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中国的中东政策研究
本文选题:冷战后 + 战略选择 ; 参考:《青岛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由于中东国家所处的特殊的地缘战略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该地区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世界各大国角逐的主要场所。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世界大国,在当今全球化突飞猛进的时代,对于国际经济、政治活动的参与日趋广泛和深入,中国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拓展。中东在中国对外关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国与中东的关系和中国的中东政策具有不言而喻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和中东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冷战后,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斡旋巴以冲突,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在中东赢得了一定的威信;中国独立自主地与不同社会制度的中东各国发展外交关系,积极参与中东地区事务,与中东各国在“中阿合作论坛”的框架下展开全方位的互利合作;中国还注重与中东在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医疗和军事领域全面发展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更加稳定。但由于中东国家在地缘、能源等方面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大国之间力量竞争的角力点,同时,其宗教和内部矛盾等问题,使中东问题的解决面临复杂性。中国对中东的政策既面临着难得的大好机遇,也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中东政策作出调整,就变得日益迫切。 本文力图系统地考察冷战后中东地区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分析中国与中东关系的演变,揭示中东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并剖析影响中国的中东政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从而为中国对中东战略的调整以及如何增进双边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在新的形势下,尤其是中东地区的形势走向对中国西部的安全和稳定有直接的影响,对此中国应未雨绸缪,与中东国家拓展合作的渠道,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本文指出,中国与中东发展经贸关系的潜力很大,符合中国的经济利益。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外交会更加密切中国与中东的关系,势必使双方结合成利益攸关的共同体。怎样才能确保中国未来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得中东石油,既关乎中东地区的发展,也关乎中国的国家安全,这将是考验中国智慧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将对我们研究中国与中东的关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Abstract]:Because of its special geo-strategic position, rich natural resources and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 the Middle East country has alway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pattern, and is the main place for the great powers in the world to compete. However, as a developing world power, in the era of rapid globalization,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ctivit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nd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s are constantly expanding. The status of the Middle East i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was further enhanced.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Middle East and China's Middle East policy.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have a long history. After the Cold War, China took an even more active part in mediating the Palestinian-Israeli conflict and advancing the Middle East peace process, winning certain prestige in the Middle East. China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with different social systems. China ha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affairs of the Middle East region and conducted all-round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with all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hina-Arab Cooperation Forum. China also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 with the Middle East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educational, sports, health, medical, and military fields. Since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peac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have become the main melody of the tim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world on the basis of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Middle East countries are more stable. However,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Middle East countries in such aspects as geography, energy and so on, it has become the struggle point of power competition among the great pow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blems of religion and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make the settlement of the Middle East problem face complexity. China's policy towards the Middle East is faced with a rare opportunity as well as a severe challenge. Therefore,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urgent to adjust China's Middle East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atterns in the Middle East after the Cold War,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Middle East, reveal the special importance of the Middle East in China's foreign strategy, and analyze the politics that affect China's Middle East policy.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hina's adjustment of Middle East strategy and how to enhance bilateral relation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East, the trend of the situ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region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China's western region. In this regard, China should make good plans ahead of time, expand channels of cooperation with the Middle East countries, and jointly safeguard regional stability and world peac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China'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the Middle East have great potential and are in line with China's economic interests. Energy diplomacy with oil as its core will bring closer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Middle East, which is bound to bring the two sides together into a community of vital interests. How to ensure China's long-term and stable access to Middle East oil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 East region, but also to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which will b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issue to test China's wisdo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paper, it will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u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Middle East.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81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恒;;论冷战后美国单边主义的嬗变[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2 张琦慧;;维护世界和平,理性反对霸权——浅析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在我国经济方面的表现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1年21期
3 马浩原;李树广;;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战略的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15期
4 秦秋;;冷战后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对我国的启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5 谭红梅;;韩国近三届政府对朝政策演化特点及实效评析——以“阳光政策”与“实用主义政策”考察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6 ;美中东“新思维”难解乱局[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7期
7 唐志超;;中东剧变及其战略影响[J];亚非纵横;2011年04期
8 张业亮;王石山;;奥巴马政府中东政策走向[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5期
9 张树华;;冷战后西方民主与民主化研究:理论困境与现实悖论[J];红旗文稿;2011年11期
10 李开盛;;中东变局中的西方因素[J];领导之友;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余云;;冷战后欧洲主要社会党对社会主义的看法[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2 陆俊元;;冷战后中国在亚太的地缘安全利益[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潘忠歧;;冷战后亚太地区秩序的变革[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于迎丽;;从遏制走向合作:冷战后的中美不扩散关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5 周均;;从“三横”到“一条”: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目标[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6 李景治;阚道远;;冷战后西欧政党格局的演变与启示[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余建军;;冷战后的美国和亚太多边安全——从老布什政府到小布什政府[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8 何奇松;;冷战后的法国军事转型[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9 汪新生;王春强;;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看冷战后东亚地区和平[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10 张志刚;;关于宗教的社会作用或文化功能的再认识——由宗教与冷战后国际热点问题引发的理论反思[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 朱威烈;希拉里更和平吗[N];东方早报;2008年
2 华木兰 尹元;夫妻冷战后的“五个一”[N];河南科技报;2001年
3 记者 辛俭强 明金维;变高压为“和平演变”:美中东政策微调[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杨鸿玺;布什中东政策短期失大于得[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5 华黎明;布什中东政策无奈黯然谢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方晓 周晶璐;阿拉伯世界冷对奥巴马新中东政策演讲:华丽的空话[N];东方早报;2011年
7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余晓葵;奥巴马发表中东政策演讲[N];光明日报;2011年
8 驻京记者 张全 驻美记者 宰飞;奥巴马中东政策讲话多豪言少新意[N];解放日报;2011年
9 冉维 易爱军;奥巴马调整中东政策难脱困境[N];中国民族报;2011年
10 吴冰冰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美以分歧阻扰奥巴马新中东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聪;冷战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尹斌;后冷战时代欧盟的中东政策与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陈柯旭;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周明;冷战后印度中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封帅;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朱立群;冷战后欧洲安全结构研究[D];外交学院;2001年
9 林婕;冷战后北约东扩与美欧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刘利民;影响冷战后北约继续存续的决定性因素[D];清华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相艳;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评析[D];西北大学;2003年
2 陆爽;冷战后美国中东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吕亚军;冷战后菲律宾的安全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小润;论冷战后印度的“东向政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焦玉石;经济全球化与冷战后国际体系[D];武汉大学;2005年
6 范升龙;冷战后联合国与人道主义干预[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管恩霞;冷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分析[D];外交学院;2008年
8 张静;论冷战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蓝茵茵;解读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复兴[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柏;论冷战后日本能源战略[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50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95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