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讲义 南京廖华
本文关键词: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1990年代以来IPE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际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关系学院 杨毅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首先出现的新兴学科,而且是跨越政治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世界体系中的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信息)的跨国流动对国际体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结构和过程的影响,反之亦然。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从研究议题上看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全球层面的问题,包括国际贸易体系、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跨国生产(跨国直接投资)、国际环境、国际秩序(资本主义体系)以及全球化;一类是区域层面的问题,包括区域化、国家联盟经济;一类是国家层面的问题,包括发展问题、转型问题,经济安全问题、国家竞争力问题等。
本课程跨越政治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边缘和交叉研究方法,注重政治和经济相结合,在教学上旨在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形成与演化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框架,明晰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政治与经济、国家与市场、权力与财富之间的关系。本课程提倡综合视角和使用多元方法的研究特色,注重分析性和描述性相结合;同时注重从国际关系中的现实问题出发,注重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培养既懂政治又明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
在课程安排上,本课从导论、范式及专题三个方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进行介绍。导论部分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学科发展过程、研究议题及研究方法;范式部分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解释和分析国家政治体系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关系;专题部分则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具体问题领域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与市场、权力与财富的关系有更直观深入的了解。
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讲 导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含义;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它的建立与发展对国际关系理论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界定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霸权衰退”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确立
2、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转向
四、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中国
阅读材料:
*王正毅:《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1990年代以来IPE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第22-39页。
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国际组织>杂志与世界政治研究》,载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苏长和、门洪华、魏玲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52页。 *Jeffry A. Freden and Lisa Mart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Global and Domestic Interactions”, in Ira Kaznelson and Helen Milner, eds.,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Discipline, New York: W. W. Norton, 2003, pp.118-146.
Helen Milner, “Reflections o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n Michael Brecher and Frank P. Harvey, eds., Millennial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2, pp.623-636.
David A. Lak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 Maturing Interdiscipline”, in Barry R. Weingast and Donald Wittma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757-777.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政治经济学?
2、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是什么?
3、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对于国际关系研究有什么启示?
第二讲 现代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现代国家与现代经济的发展;了解现代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形成、更迭与发展,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先后出现的三个霸权国家的兴衰对中国所产生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现代国家与现代经济的崛起
二、现代经济与现代国家
1、现代经济的特点
2、贸易与现代经济的崛起
3、国家与封建经济的转型
三、现代经济与现代国家的互动
四、现代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形成、更迭与演变
1、现代国家系统的特点与发展
2、国际市场的特点与发展
五、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发展
阅读材料:
*王正毅:《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载王正毅著:《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283页。
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章。
卡尔·波兰尼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刚、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6、11章。
Tilly Charles, “War making and state making as organized crime”,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ited by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Teschke Benno, “Theorizing the Westphalian System of Stat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Absolutism to Capitalism,”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8(1), 2002.
Beverly J. Silver and Giovanni Arrighi, “Polanyi?s ?double movement?: the Belle Epoques of British and U.S. hegemony compared,” Politics and Society 31(2), 2003.
思考题:
1、现代经济与现代国家是如何进行互动的?
2、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是如何向全球扩展的?
第三讲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三大理论范式的了解,掌握它们各自解释力上的优势与不足。掌握这些学术思想在国家与市场关系上的不同主张,尤其是在决策领域的运用。
一、重商主义思想
1、古典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与理论观点
2、重商主义思想的发展:战略贸易与霸权稳定论
3、重商主义思想的理论优势与解释力上的不足
二、自由主义思想
1、亚当·斯密与古典重商主义
2、自由主义的理论假设与主张
3、自由主义思想的评价
三、马克思主义思想
1、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2、依附论与世界体系论
本讲安排观看讨论现代世界中国家与市场关系的发展演进的纪录片《制高点》
阅读材料:
*罗伯特·吉尔平著:《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3-110页。
斯蒂芬·克莱斯勒著:《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李小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8页。
Eric Helleiner, “Economic nationalism as a challenge to economic liberalism? Lessons from the 19th centur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6, 2002, pp.307-329.
Andrew Moravcsik, “Taking preferences seriously: a liber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1, No.4, 1997, pp.513-553.
Robert W. Cox, “Gramsci, hegemon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 essay on method.” Millenniu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12,No.2, 1983, pp.162-175.
Ted Hopf, “The promise of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1, 1998, pp.171-200.
思考题:
1、重商主义与民族国家兴起有什么关联性?
2、亚当·斯密的观点如何体现在现今世界的政治争论中?
3、世界体系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关系是什么?
第四讲、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国际贸易分析的基本理论模式,并尝试用其分析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开放与保护现象。了解中国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立场及经验
一、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二、国家为何会参与自由贸易
三、国内政治与贸易保护
四、国际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自由贸易体制的兴起与衰落
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贸易体制
3、战后国际贸易体制的发展
阅读材料:
*盛斌:《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经验方法》,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第73-94页。
*罗伯特·吉尔平著:《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59-213页。
*罗伯特·吉尔平著:《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217-257页。
*Helen Milne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2, 1998.
B. Peter Rosendorff and Helen V. Milner, “The Optimal Desig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stitutions: Uncertainty and Escap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5, No.4, 2001, pp.829-58.
本文关键词: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1990年代以来IPE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7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9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