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试论中美在亚太地区的能源安全博弈

发布时间:2018-06-09 22:38

  本文选题:中美合作 + 能源安全 ; 参考:《国际观察》2015年06期


【摘要】:亚太地区能源的供需、运输、价格在国际能源贸易体系中举足轻重。由于面临巨大的能源需求和激烈的战略博弈,该地区业已成为影响世界能源安全的关键区域。谋求中美亚太能源战略的积极互动,既需要构建能源合作的基本框架,更需要在适当的合作领域务实推进,达到不断深化的功能性溢出效果,从而引导亚太能源博弈格局的渐进性调整和方向性转变。
[Abstract]:The supply and demand, transportation and price of energ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trading system. Because of the huge energy demand and the fierce strategic game, the region has become a key area affecting the world energy security. To seek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Asia-Pacific energy strategy,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build a basic framework for energy cooperation, but also to advance pragmatically in the appropriate areas of cooperation, so as to achieve a deepening functional spillover effect. So as to guide the Asia-Pacific energy game pattern of gradual adjustment and directional change.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822.3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凤岚;中日东海争端及其解决的前景[J];当代亚太;2005年07期

2 赵宏图;;国际能源组织与多边能源外交[J];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10期

3 彭支伟;张伯伟;;TP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中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4期

4 李国强;;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政策调适[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6期

5 林利民;;以攻为守:美国“战略东移”的战略本质评析[J];当代世界;2012年09期

6 许勤华;王红军;;亚太经合组织多边能源合作与中国[J];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12期

7 王金强;;TPP对RCEP:亚太地区合作背后的政治博弈[J];亚太经济;2013年03期

8 赵青海;;“印太”概念及其对中国的含义[J];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07期

9 李志忠;赵宏伟;周昶;杨玉茹;;我国海洋油气开发与未来潜力分析[J];中国能源;201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联合;;中国与国际能源机构:一项规范研究[J];国际观察;2009年04期

2 鞠海龙;张三保;;中日东海合作的现实路径与前景探析[J];国际论坛;2006年03期

3 张三保;;中日东海争端与出路[J];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10期

4 张磊;;“春晓油田”事件的国际法解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吴建华;常进;邓瑾;;试析“后小泉时代”中日政治关系前景及中国的对日战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颜志强;;中国海外能源安全战略探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张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主要看点及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比较[J];国际论坛;2013年06期

8 侯典芹;;美国的战略东移对东亚地缘政治的影响[J];东南亚研究;2013年06期

9 董有德;赵星星;;自由贸易协定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跨国公司知识-资本模型的经验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03期

10 刘柏;;TPP冲击下亚太新秩序整合的中国对策[J];东北亚论坛;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康晓;;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视角下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兼论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可能贡献[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2 王泽林;;日本《海洋构筑物安全水域设定法》评析[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8年卷第2期[C];2008年

3 王泽林;WEI Yujia;;日本《海洋构筑物安全水域设定法》评析[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8年卷第2期 总第8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兰芳;自然图形的度量格网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祖彦;21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昕;国际组织中的制度变化和制度适应能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冯维江;安全、不完全契约与国际规则[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5 朱晓鸣;新时期中国海上危机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侯坤;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赵亚南;基于贸易效应视角的美国TPP发展前景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8 张婷玉;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9 曾霞;日本FTA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10 寇顺萍;国际投资中间接征收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芹;日本《海洋基本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赵永;“小泉现象”剖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颜志强;能源安全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周林峰;论《能源宪章条约》投资仲裁条款及对我国能源合作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吴秋玲;解决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议之原则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恩和玛;蒙中能源矿产开发合作:现实与未来[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汤西野;关于中日东海油气田的争端[D];浙江大学;2011年

8 简超宗;中日东海争端与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D];暨南大学;2011年

9 丁昱;浅析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与中国的能源外交[D];外交学院;2011年

10 赵蕾;中国制定《海洋基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巍;;东亚经济地区主义的终结?——制度过剩与经济整合的困境[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2 万璐;;美国TPP战略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拟的分析[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3 刘中伟;沈家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研究前沿与架构[J];当代亚太;2012年01期

4 李金明;;南海问题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J];东南亚研究;2010年01期

5 王金强;;现实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海外利益分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01期

6 朱伟林;;中国近海油气勘探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5期

7 林利民;;未来十年中美关系的“范式”选择与中国对美战略[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陆建人;;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1期

9 刘晨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与美国的亚太区域合作新战略[J];国际贸易;2010年06期

10 肖国林,刘增洁;南沙海域油气资源开发现状及我国对策建议[J];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王莉 强薇;[N];人民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栾鹤;[N];中国贸易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宏图;国际能源安全形势的新特点[J];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07期

2 王郦久;;俄罗斯领跑“全球能源安全”[J];w挛胖芸,

本文编号:2001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01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3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