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美国的意图与中国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8-06-21 22:10

  本文选题: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亚太 ; 参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已经成为影响亚太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美国力图以多边制度方式强化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关系,构筑以美国为中心的亚太区域经济秩序,重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面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发展,中国应当加以客观评估,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择机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以期影响谈判进程和规则制定,进一步展示推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开放立场和政治意愿,在亚太经济发展及区域整合中发挥积极作用。
[Abstract]:Us-led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sia-Pacific relations. Through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he United States strives to strengthen it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with Asia-Pacific countries through a multilateral system, build an Asia-Pacific regional economic order centered 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einvigorate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n the fa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China should make an objective assessment and choose an opportunity to join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negotiations on a trade-offs basis, with a view to influencing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and rule-setting, We will further demonstrate our open stance and political will to promote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play an active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基金】:201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兴大国在国际秩序变革中的机遇与作用研究”(2013ZDAXM007) 韩国高等教育财团(KFAS)“国际学术交流项目(2014~2015)”
【分类号】:D81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高寿;俄中伙伴关系的原则和参数[J];当代世界;1997年12期

2 泉水;常志忠;;《伙伴关系宪章》纵横谈[J];世界知识;1998年04期

3 李旭东;冷战后“东北亚型”安全格局的形成及发展[J];东方论坛;2004年03期

4 解亚红;;西方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五大趋势——以英国、美国和德国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05期

5 陆璐;;中国外交战略中“伙伴战略”的历史演变及现实探讨[J];传承;2007年08期

6 李春;;合作治理:城市街居管理体制的创新取向[J];兰州学刊;2009年06期

7 崔先维;;领导与媒体伙伴关系的构建[J];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12期

8 李恒川;;愿巴州与山东的伙伴关系长存——访德国巴伐利亚州总理埃德蒙德·施托伊贝尔博士[J];走向世界;1995年01期

9 郑星;中俄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意义[J];实事求是;1997年05期

10 张征东 ;中欧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前景广阔[J];了望;2000年4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刚;;环境管理的伙伴关系模式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2 吴建勋;;国外多元化公共危机服务协力供给的基本做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波;彭思立;;伙伴关系——信息技术外包的演变趋势[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宏昌;;应用STAD、TGT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徐亮;龙勇;张宗益;;竞争性战略联盟伙伴间的竞合关系选择[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陈淑仁;;论中国与欧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A];国际经贸研究论文集(2003年)[C];2003年

7 王曦阳;;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伙伴关系——新公共服务理论下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塑[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肯尼迪伦理学研究所所刊》[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9 罗小龙;沈建法;;一个面向城市合作的理论框架分析——基于长江三角洲的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莫超英;;家校共育之我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小宁、江建国、章念生;胡锦涛出席中德对话论坛正式成立典礼[N];人民日报;2005年

2 记者 陈程;张效廉会见哈巴罗夫斯克客人[N];哈尔滨日报;2010年

3 谢栋风邋童炳强;欧盟—俄罗斯峰会在能源合作等方面取得进展[N];人民日报;2007年

4 盛媛;“重返亚洲”希拉里高调交好东盟[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记者  毛吉元;东信集团奏响“十一五”发展曲[N];中国纺织报;2006年

6 刘洋;俄欧将启动有关签署新《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谈判[N];人民日报;2008年

7 赵嘉麟;俄外长呼吁俄英发展互利伙伴关系[N];人民日报;2007年

8 冯武勇;梅德韦杰夫胜出,称“延续”普京政策[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郭周;新企业的团队注重伙伴关系[N];江苏经济报;2000年

10 记者 杨禹;扩大投资合作对中俄伙伴关系意义重要[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中伦;知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信任治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杨丽波;职业教育社会伙伴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金辉;建筑供应链伙伴关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毕洪业;欧盟东扩与俄罗斯的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崔宪涛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卓翔芝;供应链联盟伙伴关系动态演化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潘文安;基于供应链整合的伙伴关系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李忆岚;大陆台资企业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张杰;中国制造业买方供应链合作伙伴一体化模式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王淑英;基于伙伴关系的产业集群演化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玲;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李阳珍;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毛友全;工程项目伙伴关系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韩笑;供应链中伙伴关系的建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刘伟;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伙伴选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杨汉群;软件项目外包伙伴关系质量评价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刘红波;基于战略采购的供应商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陆燕芬;公共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伙伴关系[D];复旦大学;2009年

9 臧思硕;印非伙伴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漆东;技能型战略联盟中伙伴选择、伙伴关系与联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50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50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3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