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合作的起源:一种理论解释
本文选题:国际政治经济学 + 国际合作 ; 参考:《国际政治研究》2015年05期
【摘要】:金砖国家是中国提倡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话语权和规范制定权力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合作起源的外生功能因素包括系统外部环境、国际体系权力结构和国际制度环境,外生规范因素有重复合作的报偿文化、完善公正国际规范的意愿;内生功能因素为行为体数目、互补性和国内政治,内生规范因素则是同质性的认知和内生共识。金砖国家对保持报偿结构的判断和对未来影响的认知是将上述影响变量联系起来的两组机制。金砖国家的合作起源于其政治经济崛起的背景和国际制度的非中性,金砖国家间政治和经济相互依存逐渐增长,国际地位和利益追求的共识超越了国家间同质性差异,进而产生联盟组织的信任,推动金砖国家组织的制度化和机制化发展。
[Abstract]:The BRICS ar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hina to advocate greater voice and norm-setting power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global governance. The exogenous functional factors of the origin of BRICS cooperation include the system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power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exogenous normative factors have the reward culture of repeated cooperation and the willingness to perfect the fair international norms; Endogenous functional factors are the number of actors, complementarity and domestic politics, while endogenous normative factors are homogenous cognition and endogenetic consensus. The BRICS 'perception of maintaining the payoff structure and its future impact are two sets of mechanisms that link these variables. The BRICS cooper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i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ise and the non-neutra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mong the BRICS countrie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the consensus on the pursuit of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interests transcends the homogenous differences among the countries. Thus, the trust of the alliance will be generated,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BRICS will be promoted.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安全观视野下新兴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性权力建构及其路径选择”(项目编号:14CGJ012) 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金砖国家合作起源的理论解释”的资助
【分类号】: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宗友;;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与全球治理改革[J];国际论坛;2011年02期
2 苏长和;;中国与全球治理——进程、行为、结构与知识[J];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01期
3 吴志成;杨娜;;全球治理的东亚视角[J];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10期
4 林跃勤;;全球金融危机对金砖国家的影响[J];红旗文稿;2009年12期
5 王明国;;国际制度研究的新进展:制度有效性研究综论[J];教学与研究;2010年12期
6 丁韶彬;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三角和平论评析[J];欧洲研究;2004年03期
7 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8 周方银;;国际结构与策略互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10期
9 徐秀军;;新兴经济体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转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10期
10 徐秀军;沈铭辉;任琳;王亚娟;;全球经济治理:旧秩序VS新规则[J];世界知识;2014年1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二部主任 林跃勤;[N];光明日报;2014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者 任琳;[N];东方早报;2014年
3 ;[N];人民日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华;;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磨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武立敬;刘月岭;;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黄晓;;适应与超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一点浅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6 宋慧;;利己与利他——从“亚当·斯密问题”入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7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袁名松;;道德蜕化中的道德情感原因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崔浩;;探析亚当·斯密的道德同感说[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7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雪冰;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户耕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紫翔;全球治理视野下的国内政府机构改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娟;沙特的“软实力”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8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凡伟;;制度互动研究:国际制度研究的新领域[J];国际观察;2009年03期
2 张宇燕;田丰;;新兴经济体的界定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3 宋玉华,姚建农;论新兴大国的崛起与现有大国的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4 高祖贵;魏宗雷;刘钰;;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及其影响[J];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08期
5 赵艳杰 ,陈效卫;当代国际体系结构的稳定机制与变革动因[J];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02期
6 海伦·米尔纳;郭凡;;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趋势[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2期
7 理查德·B.杜波夫,王宏伟;美国霸权的衰落[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5期
8 章亚航;;试论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结构变革与体系发展[J];国际政治研究;1992年02期
9 蔡翠红;倪世雄;;国际体系解构分析:结构、变迁与动力[J];教学与研究;2006年07期
10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CSIS)高级研究员 哈迪·苏萨斯特洛(Hadi Soesastro) (翻译 盛媛);[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N];人民日报;2009年
3 记者 吴绮敏 史克栋 张磊;[N];人民日报;2009年
本文编号:2073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7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