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9 04:13

  本文选题:中欧关系 + 国际体系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用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发掘中国与欧洲联盟合作的动力,揭示观念、身份等社会性要素在中欧30年(主要时间跨度为1975-2005年)互动历史中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作者构思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分析路径,并将其概念化为“国家互动的双向度路径”,以此重新解读中欧关系的深层属性。所谓“双向度”,实际指的是国家在互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两个向度上的互动事实,即行为体一方面与处于转型之中的国际体系发生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与对方行为体进行互动。作者主要使用两个概念来诠释上述两个向度的问题:在体系向度上,国家与国际体系进行互动的方式是“国家社会化”,即,中国或者欧盟各自以内化国际体系规范的方式来适应变动中的国际体系;而在单元互动向度上,国家互动的方式则体现为“身份互构”,即,中国或者欧盟分别通过持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国际身份并同时建构与对方的关系来适应这一组双边关系。 本文的分析路径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理论方面,灵感主要来自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社会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与英国学派的启发,它们为本路径的构思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实践方面,中欧30年互动的历史也为文本的研究议程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本文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对甲欧关系进行重新解读,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反映目前还较少为学者所涉足的国际关系的社会属性,二是揭示国际关系的动态性特征。从本文所做的中欧关系案例中基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国家间互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互动双方所进行的“国家社会化”抑或是“身份互构”,都是动态的而非静止与先验的。唯有始终将这些概念置于不断变化着的国际背景之下,方能更加理性地讨论中欧集体身份形成的可能性,也才能更加客观地认识与理解中欧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motive force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to reveal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elements such as concept and identity in the 30 year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the main time span is 1975-2005).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author conceive a constructive analysis path, and conceptualize it as a "two-way path of national interaction", so as to reinterpret the deep attributes of China-EU relations. The so-called "two-way degree" actually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 state interacts in two dimension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that is, the actors interac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transi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other actors on the other. The author mainly uses two concepts to interpret the above two dimensions: in the system dimension, the mod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the socialization of the state", that is, The ways in which China or the European Union internalize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terms of the degree of unit interaction, the mode of national interaction is "identity mutual construction," that is, China or the European Union adapt to this se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by continuously adjusting their international identity and simultaneously building relations with each other. The analysis path of this paper mainly comes from two aspects: theoretically, inspiration mainly comes from the social theory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specially the inspiration of constructivism and English school, which provid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ought for the conception of this path; In practice, the 30-year interactive history of China and Europe also provides rich historical resources for the research agenda of the text.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hopes to reinterpret the A-Europe relationship from such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achieve two purposes: first, to reflect the social attribut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hich are seldom set foot by scholars at present. The second is to reveal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the case of China-EU relations made in this paper,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rocess of inter-state interaction is actually a process of conceptual interaction, and in this process, Whether it is the socialization of the state or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t is dynamic rather than static and transcendental. Only by keeping these concepts under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can we discuss more rationally the possibility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ollective identity of China and Europe, and can we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China-EU relations more objectively.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锡林;;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2 汤伟;;超越国家?——城市和国际体系转型的逻辑关系[J];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3 徐洋;;浅析国际体系转变和中国责任[J];学理论;2011年18期

4 胡键;;对“世界转型”论的商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8期

5 何芳;张景;;刍议双边投资协定(BITs)的新特点[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6 赵长峰;左祥云;;嵌入式发展——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路径选择[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4期

7 齐盛;;南海争端的国际法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8 ;声音[J];学习博览;2011年09期

9 娄伟;;论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J];东北亚论坛;2011年04期

10 韦洪发;;略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权保护[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建中;徐宜鹏;;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的“主权民主”构想[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2 杨洁勉;;中国对软实力的探索:作为公共产品的国际体系观[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3 胡键;;中国国际角色转换与国际体系转型的互动分析[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许兆昌;;上古华夏区域国际体系的演变[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5 杨洁勉;;国际体系转型和中国的应对之道——构建利益共进和价值共识的新兴大国群体[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6 任晓;;论国际体系与中国的和平崛起[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7 曹泳鑫;;和谐世界的历史基础:国际体系转型与理论反思[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8 卢美松;;从台湾地方志编修看国家主权行使——纪念台湾建省120周年[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童海芳;;国家主权与宪政价值之研究——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10 焦世新;;新中国60年软实力功能的战略变迁[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国际关系学会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俞新天;融入国际体系的新兴大国[N];文汇报;2008年

2 钮松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三种国际体系在中东并行交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陈威华 赵焱;巴西正式成立国家主权基金[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林利民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大危机呼唤大格局大思路[N];中国国防报;2009年

5 本报驻外记者 温宪 杨俊 李潇;伊拉克举国欢庆“国家主权日”[N];人民日报;2009年

6 张剑荆;国际体系的变革与中国的选择[N];学习时报;2009年

7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所所长助理 牛海彬;新兴大国趋合作 国际体系渐转型[N];文汇报;2010年

8 何亚非;国际体系的改革与完善[N];人民日报;2010年

9 萧一颖 自由撰稿人;从四大国际体系看合作文化与共赢智慧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泓佐;当前国际体系演变的趋势[N];学习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l,

本文编号:2080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80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8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