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叙利亚“化武危机”与俄罗斯“化武换和平”的国际倡议

发布时间:2018-06-30 20:28

  本文选题:俄罗斯 + 化学武器 ; 参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叙利亚"化武危机"爆发后,俄罗斯提出使叙利亚化学武器处于国际监督之下的倡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大关注,是一次成功的外交斡旋活动。对俄罗斯来说,这一倡议不仅延续了其在叙利亚问题上一贯坚持的原则和主张,同时也彰显了其外交大国的风范,反映了俄罗斯在叙利亚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利益考量和战略部署。这一倡议突破了此前美国设定的危机治理模式,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和平解决冲突和危机的有效范例。
[Abstract]: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Syrian " Chemical Weapons Crisis " , Russia ' s initiative to bring the Syrian chemical weapons under international supervision led to major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and a successful diplomatic mission . For Russia , the initiative not only continued its consistent principles and propositions on Syria , but also highlighted the interests and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Russia in Syria and the Middle East . The initiative breached the previously established crisis governance model and provided an effective example of a peaceful resolution of conflicts and cris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分类号】:D8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士新;;冷战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强制性外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达洲;美俄在中东地区的作用[J];西亚非洲;1995年02期

3 季谷;可乐“战”在中东[J];国际展望;1998年24期

4 哈维尔·索拉纳;王琛;;从中东噩梦中苏醒[J];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33期

5 景元清;中东:下一场战争会不会为水打?[J];国际展望;2000年13期

6 杨鸿玺;;风云激荡 忧喜俱存——2000年的中东地区形势[J];亚非纵横;2001年01期

7 ;意见与媒体[J];国际展望;2002年08期

8 杨辉;中东地区何以难驱暴力风云[J];历史教学;2002年05期

9 冯北华;王潇乐;;以色列,倒萨战争受益者[J];中国老区建设;2003年06期

10 钱学文;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前景分析[J];学习月刊;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Mohammad Selim;;中国在推动中东地区治理中的作用(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李其荣;蒲玉梅;;美国的中东政策与中东民族-国家关系发展态势[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汪波;;建立波斯湾次区域安全秩序的前景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4 郭思佳;安海忠;曾金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东地区油气资源投资环境评价[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安福;;中东与中国乙二醇竞争力分析[A];‘十二五’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及节能减排技术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礼;袁晖;泉州鞋出口中东地区陷停顿[N];消费日报;2003年

2 记者 龚立仁;中东——增长中的大市场[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文轩;印度埃萨集团拟在中东建钢厂[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黄培昭;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所需影响力[N];人民日报;2007年

5 朴石;石化景气周期将延长[N];中国工业报;2005年

6 宁夏自治区外经贸厅书记 黑良杰 厅长助理 唐世平;宁夏拟大力拓展中东地区商机[N];国际商报;2002年

7 ;实施“走出去”战略 开拓中东商品市场[N];国际商报;2003年

8 张志军;便捷的“绿色通道”[N];国际商报;2003年

9 武芳;中东将成为全球石化产业中心[N];国际商报;2005年

10 记者李爱明;进口车市波澜不兴[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岳杨;中东地区核扩散问题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肖洋;建立信任措施实践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3 王三义;工业文明的挑战与中东近代经济的转型(1809-1938)[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峰;1936-1939年欧洲局势变动对中东地区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8年

2 赵丽娜;当代中东地区犹太恐怖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D];河南大学;2009年

3 王旋;日本对中东地区的政府发展援助及启示[D];青岛大学;2011年

4 陆爽;冷战后美国中东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顾聪;中东石油与美国霸权地位[D];吉林大学;2007年

6 谭子盛;中东动荡中的美国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宋林霖;论大国在中东地区能源安全战略博弈[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韩清友;论英美对中东石油霸权的争夺[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立哲;论中东地区伊斯兰激进势力快速发展的原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耿坤;冷战后美国中东战略实质及其影响[D];青岛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6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86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8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