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发展:中国对非洲援助研究
本文选题:中国对非洲援助 + 政治和合 ; 参考:《吉林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摘要】:“和合”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同的人文精神,它不仅贯穿于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而且深厚地积淀于各个时代思想文化中。把中国传统“和合”思想运用到对外援助领域中,这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新贡献。 作为亚非两大文明的发祥地,中非关系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非洲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对非援助作为中非关系中一部分,对中国与非洲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对非援助“和合观”的“和”是指中国与作为受援国的非洲国家之间的和睦、和谐、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合”是指中国与受援国之间的平等、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和”是中国和受援国所共同追求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想。“合”是实现“和”的途径与手段选择形式。在不同世界时代主题和国内国际环境的背景下,“和”所追求的时代精神和“合”所体现的援助理念和合作形式又有具体的调整和变化。总之,中国对非援助的和合观是中国关于通过中国对受援国进行援助的形式与受援国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合作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实现和谐共处的指导思想。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在发展战略上将展现出更大的张力,从而进一步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交往实践中的价值和魅力。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非关系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政府进一步推进对非援助方式的改革,加强了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将中非关系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中国对非援助是和合发展的合作型援助,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援助。中国对非援助对中非关系,乃至亚非世界的复兴有着重大的意义。
[Abstract]:"Hehe" is a widely accepted and widely accepted humanistic spirit in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It not only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whole Chines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but also deeply accumulate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times of all times. It applies the though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armony" to the field of foreign aid, which is China's peace and development to the world. The new contribution of the industry.
As the birthplace of the two great civilizations of Asia and Afric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has a long histor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s par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rica and Africa, China and Africa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riendly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n countries. The "harmony" refers to the harmony, harmony, peaceful coexistence and common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African countries as the recipient countries. "Harmony" refers to the equality, mutual benefit and mutu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cipient countries. "And" is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value ideal that China and the recipient countries pursue together. "Harmony" is the realization of "harmony". In the context of the theme of different world times and the background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 idea of assistance and the form of cooperation embodied in the spirit of "harmony" and "harmony" have specific adjustments and changes. In a word, China's cooperation with non aid is the form of China's assistance to the recipient countries through China.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ipient countri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mmon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globalization, China's traditional and cooperative culture will show greater tension i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us further highlight the value and cha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actice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Since the 90s of the.120 century, China Africa relations have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urther promotes the reform of the non aid mode, China has strengthened its cooperation with African countries and promoted China Africa relations to a strategic level. China's cooperative assistance for non aid and development is full of vitality and vitality.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non aid to China Africa relations and the revival of Asia and Africa.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智猛;阿非利加,一个永恒的话题——21世纪非洲发展前景国际研讨会综述[J];西亚非洲;1999年01期
2 邢玉春;;西方大国对非洲政策新动向及其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06期
3 严启发;;非洲资金流入:现状、评估与展望[J];西亚非洲;2007年09期
4 曾强;;南部非洲的一道亮色——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J];世界知识;1996年19期
5 郧文聚;农业是非洲发展的关键[J];了望;2000年40期
6 孙洁琬;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与非洲经济社会发展[J];西亚非洲;2001年02期
7 孙晓玲;;中印在非洲的竞争与合作[J];南亚研究;2008年02期
8 贺文萍;;大国对非政策的异同[J];当代世界;2009年12期
9 刘鸿武;发展研究与文化人类学:会通及综合——关于黑非洲发展问题研究的一种新探索[J];思想战线;1998年01期
10 黄检良;国际经济环境与非洲发展[J];西亚非洲;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安山;;全球化过程中的南南合作:中国对非援助的理念与行动[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2 王成安;;我的非洲缘[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3 钟伟云;;全球化与非洲的边缘化[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二辑——非洲变革与发展[C];2002年
4 徐拓;;非洲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非洲现代化问题学术讨论会纪要[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5 陈从阳;;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非洲现代化问题学术讨论会综述[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6 包茂宏;;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部分成员论著索引[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7 陆庭恩;;试论非洲国家独立后的经济发展[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二辑——非洲变革与发展[C];2002年
8 罗建波;王玉华;;非洲葡语国家的教育发展[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四辑——亚非葡语国家发展研究[C];2006年
9 ;《人民日报》的报道[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10 ;第二部分 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的主要成果[A];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教授 罗会钧;非洲欢迎中国投资[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文硕;去非洲,种太阳[N];国家电网报;2011年
3 琛哥;何烈辉 感动非洲的民间大使[N];国际商报;2011年
4 郑华;中国企业破局非洲清洁能源市场[N];国际商报;2010年
5 郑敏怡;谁在削弱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N];国际商报;2011年
6 范建;希望中国帮助非洲发展农业[N];科技日报;2004年
7 本报驻苏丹、南非、埃及记者 吴文斌 裴广江 李潇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所非洲研究室主任 贺文萍;团结,坚定非洲振兴脚步[N];人民日报;2010年
8 朱建新;非洲发展中小企业求脱贫[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崔鹏;为非洲发展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N];人民日报;2010年
10 曾爱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非洲“去殖民化”任重而道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雪梅;冷战后中美对非洲援助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Max Rebol;不干涉与务实合作:试析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D];复旦大学;2011年
3 宋微;冷战后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4 刘美武;重叠机制视域下的非洲国际减贫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施勇杰;中非农业合作模式创新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6 吴绪永;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非国际经济合作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7 裴圣愚;非洲萨赫勒地带民族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米哈娜(Rasamimanana Mirana);中国在马达加斯加的投资模式及其对非洲国家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2年
9 刘伟才;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科内(Salimata KONE);中国石油企业对非洲投资的战略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涛;中国与欧盟对非洲援助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yN;日本对非援助政策的演变与特点[D];复旦大学;2010年
3 谢铿;中欧对非援助—在分歧中寻求合作[D];复旦大学;2012年
4 代林杉;粮食巨头在冷战后美国对非援助中的作用[D];外交学院;2010年
5 袁亚楠;9·11后美国对非援助评析[D];外交学院;2011年
6 吴丹;中日对非援助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利巧;冷战后日本对非洲的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8 潘苗;二十一世纪初美国对非洲官方援助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9 姚娜;非洲一体化的发展挑战[D];外交学院;2012年
10 武晓芳;中国对非援助及其贸易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14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11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