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粮食战略政治化:美国维护全球统治地位的战略武器

发布时间:2018-07-11 17:16

  本文选题:粮食问题 + 粮食战略 ; 参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03期


【摘要】:正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世界上提供粮食援助最多的国家,提供的粮援总额占到全球粮援的57%。(唐丽霞、李小云:"国际粮食援助发展评述",《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10期,第41页)多年以来,美国一直把粮食问题和粮食援助政治化,其粮食战略对世界粮食安全影响甚大。
[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world's largest food producer and exporter, and the world's largest provider of food aid, accounting for 57.7 percent of the world's total food aid. (Tang Lixia, Li Xiaoyu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Food Aid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No. 10, 2009, p. 41) for many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politicizing food issues and food aid, and its food strategy has a great impact on world food security.
【作者单位】: 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教研处;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彬;庄茂成;;核军备竞赛加剧的信号[J];世界知识;1986年13期

2 余锋;;专业性国际组织的政治化:以GATT/WTO为例的分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晋继勇;;试析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政治化——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例[J];国际论坛;2009年01期

4 李明明;;后功能主义理论与欧洲一体化[J];欧洲研究;2009年04期

5 满永;葛玲;;“亲不亲阶级分”:1950年代初社会关系变革研究——以乡村社会为背景的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2期

6 张涛;;中国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化[J];特区经济;2006年03期

7 黄立志;;社会主义本质的伦理学视野[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白成杰;;对奥运政治化说“不”[J];东北之窗;2008年08期

9 陈柳;;北京奥运政治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6期

10 ;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的“核斯诺克”[J];中国人才;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赵国军;;美国国会对印度国家形象的认知变迁及其动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徐人仲;;“法轮功”邪教为何得到美国青睐?[A];社区、家庭拒绝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七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冼国明;张岸元;;美国跨国公司与国会对华政治[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德祥;;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舟;;国际谈判中的议题联系因素——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例的研究[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6 袁澍;;简论宗教与邪教的区别[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五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汪曙申;;从美国对《反分裂国家法》的态度看其台海政策[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姬新龙;收获季节,朝鲜喜迎劳动党成立60周年[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王湘江邋吴志强;联合国粮食问题特别工作组首次开会[N];人民日报;2008年

3 记者史克栋;阐述我对粮食问题原则立场[N];人民日报;2002年

4 高浩荣邋张滨阳;金正日要求解决人民吃饭问题,美将重启粮援[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高浩荣邋张滨阳;为解粮困,朝鲜劳动党号召“全国支援农业”[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新华社记者 孙承斌;胡锦涛: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记者 胡晓明;美国国会正式确认布什当选下届总统[N];人民日报;2001年

8 ;中方奉劝美国国会极少数人立即停止干扰破坏奥运会和火炬传递活动[N];人民日报;2008年

9 记者 吴绮敏 温宪 王恬;胡锦涛会见美国国会众议长博纳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沈丁立;平衡于反恐与自由之间[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红艳;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1949-1979)——案例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邵育群;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1979-2002)[D];复旦大学;2003年

3 王芳;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1980~2003)[D];复旦大学;2004年

4 蒋晓燕;美国国会与对华安全决策(1989-2003)[D];复旦大学;2004年

5 牛海彬;有限的合作:美国国会与联合国[D];复旦大学;2006年

6 郑志峰;重建社会重心: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研究(1945-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莉;冷战后美国国会对华提案及其表决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赵国军;美国国会议员中国观研究(1989-2006)[D];复旦大学;2007年

9 周叶菁;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熊伟;关于议会外交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元;美国国会中的中国人权提案研究(1993-2013)[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邓念武;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及其变化[D];武汉大学;2005年

3 陆丕昭;美国国会对华决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4 吴跃武;选举政治与美国国会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制度性根源[D];复旦大学;2012年

5 刘丽;克林顿时期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国会因素[D];辽宁大学;2012年

6 李成功;论美国国会对美台关系之影响[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7 王海波;美国对台军售中的国会因素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8 崔海宁;冷战后美国国会在对华关系中的作用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艾政文;我国人大与美国国会监督职能之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10 陈炯;从投票行为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对台决策特点[D];清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15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115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8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