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分而治之:南海问题管控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0 11:37
【摘要】:南海问题的症结是南海周边相关声索国采取的"合纵连横"争主权战略与中国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相对立。同时,由于"搁置争议"原则与主权不可分割性之间的矛盾侵蚀了"共同开发"的基础,共同开发变成了"抢先占领开发"。本文试图从两个路径对南海问题分而治之进行阐述:其一是根据国家利益的重要程度,在不同海域实施不同的治理管控模式,如"西沙—中沙—东沙模式"和"南沙模式";其二是对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战略及外交手段,打破相关声索国"合纵连横"的图谋以及大国"零和博弈"的历史逻辑,积极开发南海资源,确保中国的国家利益不再被进一步侵蚀。
[Abstract]:The crux of the South China Sea problem lies i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trategy adopted by the relevant claim countries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principle of "shelving disputes and developing jointly"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rinciple of "putting aside disputes" and the indivisibility of sovereignty has eroded the foundation of "joint development", joint development has become "preemptiv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South China Sea problem from two ways: first,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interests, different governance and control models are implemented in different sea areas. For example, "Xisha Zhongsha Dongsha Model" and "Nansha Model"; the second is to adopt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diplomatic means to different countries, to break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zero-sum game" of the major powers. Actively develop South China Sea resources to ensure that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s will not be further eroded.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
【基金】:2014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4ZS164)资助
【分类号】:D823;D8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公龙;;国家核心利益及其界定[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陈剑峰;人、国家与国家间关系——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国际政治观[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12期

3 王逸舟;国家利益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杨晓龙;东亚区域主义与中国周边外交[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张家栋;;中美在中东的共同利益与分歧[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2期

4 沈文辉;;从宗教视角透视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悖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5期

5 范鸿达;洪正;;中国在中东的风险分析:以海湾地区为例[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4期

6 邹函奇;评析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理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吴疆;王先丽;;“新布什主义”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蔡丽华,孔庆茵;三种现实主义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典现实主义、防御型现实主义与政府中心型现实主义[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9 刘静;曹云华;;华侨华人与中国的海外利益[J];八桂侨刊;2008年04期

10 黄凤志;;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多维透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潘亚玲;;中国人对美国的网络民族主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林民旺;;国内观众成本与国际合作[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3 赵广成;;国际体系的中产阶级化与没有收益的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陈小鼎;;探析结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构建[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5 杨原;;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合法化策略与制衡规避[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6 董彦良;;进攻性现实主义与秦国的兴起[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7 凌胜利;;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动力探析[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王翔宇;;美国战略文化中的实用主义——以“责任规避”为例[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王黎;陈海鸿;;论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燕军;二战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7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9 祖彦;21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巍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策;分析折中主义与后冷战时代东亚安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海英;论中国海军护航索马里——国家利益视角[D];湘潭大学;2010年

4 申健;巴以问题:困境与出路[D];湘潭大学;2010年

5 罗满秀;试论国际政治资源对金融危机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6 武红旗;克里米亚战争前欧洲列强的外交博弈[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萍兰;文化软实力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邢西敬;国际政治格局新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雪;苏联中东政策的调整及实践(1954-195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钟贵;中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戴秉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J];当代世界;2010年12期

2 李因才;;核心利益当提则提[J];廉政w

本文编号:2133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133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8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