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哲学理念与当今国际政治秩序
[Abstract]: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nfucian studies is that Confucian philosophy is regarded not only as ethical philosophy, but also as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e context of today's world, we should try to put forward a conception of world harmony in Confucianism. We should study these problem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principle of moral leading in Confucian thought, the principle of forgiveness and "harmony but difference", and so on.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realize the harmony of political order in today's world.
【作者单位】: 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台北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222;D8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正茂;赵永伟;;法律儒家化新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成;;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彭倩;;悲耶? 壮耶?——从杜甫与吴雯的昭君诗看两人历史观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徐长春;;浅析《论语》中君子之“道”与“人格美”的体用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张梦;;儒家、墨家、基督教“爱”之道德价值——读《中国哲学简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6 陈雪艳;;“有我之境”与李白笔下的僧人与佛寺描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何小英;;哲学在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中的功用[J];安顺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颖;;合和之声——中国古典音乐思想的文化探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张景云;;先秦儒墨哲学思想比较分析[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10 吴丹;;魏晋玄学本体论的特质[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赛;;后期墨家名实观初探[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向佐群;;环境协同论与老庄哲学的解读与同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4 乌杰;;和谐社会与改革[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健;;孔子“天人”思想研究[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周晓菲;;价值的内涵与中医价值观[A];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2 于亮;中国传统园林“相地”与“借景”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连旗;北宋嘉yP二年进士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刘伟;十七世纪中叶之前汉民族和犹太民族宗教信仰品格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杨扬;青城本色:呼和浩特宗教和谐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波;中国电影批评中的话语权威与身份建构(1937-1949)[D];上海大学;2011年
9 陈飞虎;大学教育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琴;胡宏“知言”哲学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天问;当代工笔花鸟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4 黄言芳;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探究活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佩;“零包装”及其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莉莉;从孔子教育思想思考现在的语文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明华;对审美生存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任丽君;老子主“和”哲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晓静;软装饰在新中式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熙;;浅析先秦儒家思想的不足之处[J];黑龙江史志;2009年22期
2 李晓愚;;儒家仁爱思想的当代诠释[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常倩;;解读中国儒学思想及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的和谐社会观[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5期
4 田猛;;孔子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杨玉珍;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的文化动因[J];东岳论丛;1995年01期
6 曹金祥;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J];理论月刊;2003年12期
7 王靖宇;;儒家思想的传播方式刍议[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王敏;对儒家思想的价值辨析与选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9 夏洛特·艾伦,贾海鹰;孔夫子与学者[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邹玉现;关于《中庸》的作者及著作年代[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跃庆;;逻辑思维与先秦儒家思想[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2 孙琴安;;孔孟论读书学习[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3 熊黎明;;现代经济发展对儒家思想的扬弃[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杨肇焱;;鲁迅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5 于波;;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科技的近代命运[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王俊勇;;儒学“天人合一”观念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施忠连;;儒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性[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宗贤;;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儒学的人文价值[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9 喻博文;;儒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10 谢瑞君;刘海君;;论孔子的诚信观[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胡发贵;富民为本[N];光明日报;2011年
2 丁海燕;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N];济宁日报;2006年
3 ;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4 梁枢;对话:儒家哪儿错了?(上)[N];光明日报;2006年
5 ;弘扬灿烂的中华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傅振国;吸取孔子智慧 解决当代问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7 梁瑛;儒家思想如何应用于现代?[N];深圳商报;2006年
8 ;圣人是这样炼成的[N];常州日报;2010年
9 林甘泉;“儒化中国”行不通[N];北京日报;2007年
10 陈卫平;小人、君子、圣人:孔子君子论一瞥[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李丽丽;先秦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卢永凤;社群主义视野下的荀子政治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李晓英;先秦儒道对“德”“道”的诠释[D];河南大学;2007年
7 丁小丽;孔孟荀“名分”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孙学功;冯从吾学术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9 曲爱香;孔孟荀的天人观及其生态伦理[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林存光;儒学的意识形态化[D];南开大学;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磊;从孔子到荀子[D];郑州大学;2006年
2 周作福;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3 孙凤;先秦儒家礼学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窦丽萍;论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理念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大学;2008年
5 杨瑞芬;先秦儒家仁学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探析[D];燕山大学;2009年
6 王思惠;先秦儒家知人思想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胡泊;论先秦儒家贵“生”重“死”的生命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广勇;陆贾《新语》在儒家思想史上的地位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9 孔凡洪;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薛彦峗;儒家思想及其对权利意识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本文编号:2157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15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