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论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的实质

发布时间:2018-08-13 15:11
【摘要】:历史地梳理美国对亚太的关系,美国从未离开过亚太,而且美国对亚太地区一直是高度重视。随着中国的崛起,奥巴马政府选择"战略东移",并采取一系列对华战略。机制建设、经济霸权、意识形态控制三个变量是美国推行其亚太政策的一贯做法。透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名义上是合作,实质上却是遏制;名义上参与亚太事务,实质上为维护其霸权。通过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实质的剖析,可以为中国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参考,并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过程中赢得主动权。
[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 has never left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ith the rise of China,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chose "strategic eastward shift" and adopted a series of strategies towards China. The three variables of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economic hegemony and ideological control are the consistent pract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carrying out its Asia-Pacific polic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we can see that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strategy towards China is cooperation in name, but containment in essence; participation in Asia-Pacific affairs in name is essentially to safeguard its hegemony. The analysis of the essence of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strategy on China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a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win the initiativ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new type of great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基金】:黑龙江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海权与中国崛起的互动关系研究”(2012QJ22)
【分类号】:D8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代华东;;权力转移视角下的美国战略东移[J];兵团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王耀廷,王伟;试论江泽民的“大学外交”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董娟,童志锋;权威主义:通向民主的桥梁——俄罗斯大国复兴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4 聂向东;宋晓霞;;中美关系中美国国会的作用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臧运祜;近现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黄梅英;;美国单边主义外交政策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2期

7 张学岩;冷战后美国新霸权主义的特点及根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於荣;;在自由与服务之间徘徊——冷战时期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历史考察[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9 孟祥春;;论英语语言帝国主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仇烨;;2008年《纽约时报》头版涉华报道研究[J];今传媒;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牛可;;早期冷战中美国的国家建设[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3 杜涛;;文明的冲突与法律的冲突——21世纪冲突法的范式转换[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董鑫;;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家关系——基于不同研究视角的比较[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洪国起;;革命·改革·融入国际社会——20世纪拉丁美洲社会变迁的路径及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6 孙晨旭;;“伊朗门事件”与里根政府的尼加拉瓜政策[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7 王卫东;;超越二元思维 发展民族文化——谈保护和发展民族文艺的几种观念[A];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C];2004年

8 于宏源;;美国气候体制与全球治理的二元互动研究二元互胡研究[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3 温丽娟;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笺;主流文化对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影响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王卓;冷战两大阵营对抗的形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谭笑;“遏制”战略再审视:从卡特到布什—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977.1-1991.12)[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董明;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D];上海大学;2011年

8 张波;孵化网络对入孵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王金强;国际海底资源分配与美国的政策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简涛洁;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庆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曲鹤;中美慈善事业比较与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章璇;国际贸易协定遵守的监督与评估:美国的机制与实践[D];东华大学;2010年

4 徐岩;爱国主义存在的普遍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丹丹;西方国家渗透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浅析[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昊;后冷战时代美国政府外交决策中的媒体因素[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亚男;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理念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变革[D];吉林大学;2011年

8 湛艳梅;中国海洋基本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温刚;美国俄裔俄罗斯问题专家眼中的俄罗斯(2000-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巧;美国对外舆论对美国政治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锋;;“权力转移”理论:霸权性现实主义?[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3期

2 赵明昊;;“重返”还是“重构”:试析当前美国亚太战略调整[J];当代世界;2010年12期

3 宋海洋;;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初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远颖;;美国对华战略改变了吗?[J];和平与发展;2006年02期

2 黄谋琛;;当代美国对华战略探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赵伯乐;;印度将如何构筑对华战略[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9年12期

4 郝莉,吴珊珊;警钟长鸣 沉着应付──读《美国对华战略演变史研究》有感[J];科学社会主义;2000年03期

5 张曙光;美国对华战略考虑与决策:一般性思考[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02期

6 邓兵;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理论和现实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4期

7 夏立平;美国对华战略及其内在矛盾[J];当代亚太;2004年02期

8 袁鹏;;美国对华新战略正在形成[J];决策探索;2005年11期

9 刘建飞;美国对华战略的转变趋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2期

10 张立平;美国对华战略的基本思路[J];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永成;;中国安全软环境分析——以9.11后美国对华战略认知调整为视角[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2 凌胜利;;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动力探析[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基弘;韩媒必须重新制定未来对华战略[N];国防时报;2010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蒯辙元;美国对华战略核心简析[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3 中国社科院全球战略院《南亚研究》编辑部主任 叶海林;印度会参与对华战略遏制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4 陈一;缺乏对华战略 使日本陷窘境[N];国防时报;2010年

5 王鸿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从帕内塔访华看美对华战略的内在矛盾[N];中国国防报;2012年

6 记者 梁昕照;欧洲对华战略向现实主义靠拢[N];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宿景祥;应密切观察日本对华战略意图[N];中国保险报;2013年

8 李自良;影响美国对华战略的几种力量[N];国防时报;2011年

9 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日本对华战略拟出“软硬兼施”组合拳[N];文汇报;2012年

10 王义桅;美国在调整对华战略吗[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林爽;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变化及发展趋势[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唐书馨;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的演变与发展[D];外交学院;2011年

3 赵越;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演变[D];外交学院;2011年

4 闫涛;冷战后东盟对华战略与中国的应对[D];外交学院;2007年

5 赫芳北;“9·11”后中美安全相互依存与美国对华战略转变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6 张萌;现实国际政治竞争下的中国纵横方略[D];外交学院;2012年

7 高刚;冷战后美国南海政策演变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81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181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3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