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的战略依托——基于伙伴关系的角度

发布时间:2018-08-22 08:15
【摘要】:随着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战略的提出,美国在亚洲的依靠力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通过对"同盟"与"伙伴"概念的解释,利用变量分析的方法,在具体研究民族文化、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伙伴"战略关系的基础上,对美国的亚太伙伴系统的组成和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得出,美国的亚太伙伴系统既包括同盟型伙伴、软同盟型伙伴,又包括竞争型伙伴。而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的力量支撑就主要来自于美国的亚太伙伴系统。
[Abstract]:With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return to Asia" strategy, the United States' dependence on Asia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Through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 of "alliance" and "partner",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variabl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concrete study of national culture, national interest, national strength and strategic relationship of "partner", After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composition and causes of the Asia-Pacific partnership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sia-Pacific partnership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includes not only alliance partners, soft alliance partners, but also competitive partners.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pivot to Asia comes mainly from America's Asia-Pacific Partnership system.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分类号】:D8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青海;;浅析新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2 刘建飞;;从战略模糊到战略清晰——奥巴马全球战略调整与中美关系[J];国际展望;2013年03期

3 刘世龙;战后日美伙伴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J];日本学刊;2003年02期

4 苏浩;;中国外交的“伙伴关系”框架[J];世界知识;2000年05期

5 陈志敏;伙伴战略:世纪之交中国的现实理想主义外交战略[J];太平洋学报;1999年03期

6 霍克,林国华;东亚的经济安全与中国的使命[J];战略与管理;1998年01期

7 刘鹏;;试析美国新亚太防务战略[J];亚非纵横;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运祜;近现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毛锐;二十年来“门户开放”政策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3 谭开翠;关于世界格局发展趋势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4 刘建飞;意识形态与冷战时期美国的对苏政策[J];国际观察;2001年01期

5 王帆;亚太冷战格局再认识[J];国际观察;2001年05期

6 王义桅;;美国亚太秩序观的新变化及其面临的挑战[J];国际观察;2009年03期

7 刘建飞;意识形态对新中国“一边倒”决策的作用[J];国际论坛;2000年05期

8 李瑞景;刘牧;;美国宣战权的“府院之争”[J];国际资料信息;2011年12期

9 程永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与我国的亚太地缘经济利益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王国宇;;阿拉斯加购买及其对美国的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帆;;试析毛泽东在出兵朝鲜问题上的决策及外交影响[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传利;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缔结、运用及终止[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王华;萨摩亚争端与大国外交1871-1900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姜运仓;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春玲;中美大使级会谈研究(1955-1958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帅;从门罗主义到门户开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维;20世纪20年代“门户开放”原则下的美国对华政策[D];苏州大学;2010年

3 齐伟;美国与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艳;卫三畏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继婷;查尔斯·埃文斯·休斯的早期政治和外交生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常进;战后初期驻韩美军的历史考察(1945—1953)[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彬;江泽民关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思想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朱崇鑫;“9.11事件”后中国对美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马龙;论从“九一八”到珍珠港事件时期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成荟;艾奇逊与美国冷战初期的外交政策(1945-1953)[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帆;;美国与新西兰联盟的裂痕[J];世界历史;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绍邦;;奥巴马的亚洲新战略[J];理论前沿;2009年21期

2 董礼胜;董彦;;战后日本与欧盟关系发展演变的概述及分析[J];欧洲研究;2007年04期

3 付瑞红;;奥巴马政府东亚战略的特征及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09期

4 陈积敏;;美国领导: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J];和平与发展;2010年04期

5 潘亚玲;;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转变的根本逻辑与手段——兼论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J];当代亚太;2010年03期

6 刘少华;黄凤龙;;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架构[J];求索;2009年04期

7 葛腾飞;苏听;;奥巴马政府的阿富汗反恐战略[J];和平与发展;2010年01期

8 骆郁廷;;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战略与中美关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5期

9 姜振飞;;试析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J];当代亚太;2009年06期

10 许嘉;;奥巴马政府亚太安全战略探析[J];和平与发展;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义;;价值观外交与国际政治伦理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2 崔建树;;超越循环:国际政治“长周期理论”及其缺陷[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3 陈淑仁;;论中国与欧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A];国际经贸研究论文集(2003年)[C];2003年

4 王曦阳;;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伙伴关系——新公共服务理论下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塑[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印昌;;能源视角下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6 赵永茂;;都会治理之建构——台湾地区地方政府与政治改造方向分析[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曲博;;开放经济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新进展[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8 肖宪;;云南大学领导致辞[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9 叶江;殷翔;;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权力观的比较分析——兼谈两种权力观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启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10 何奇松;;国际太空活动的地缘政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小宁、江建国、章念生;胡锦涛出席中德对话论坛正式成立典礼[N];人民日报;2005年

2 记者 陈程;张效廉会见哈巴罗夫斯克客人[N];哈尔滨日报;2010年

3 盛媛;“重返亚洲”希拉里高调交好东盟[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刘洋;俄欧将启动有关签署新《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谈判[N];人民日报;2008年

5 赵嘉麟;俄外长呼吁俄英发展互利伙伴关系[N];人民日报;2007年

6 冯武勇;梅德韦杰夫胜出,称“延续”普京政策[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记者张金江;龙永图谈发展筹资伙伴关系原则[N];人民日报;2002年

8 记者 张蕾 于青;深化合作 共克时艰[N];人民日报;2008年

9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 本报驻印度记者 王磊;美谋求拓展对印合作空间[N];人民日报;2009年

10 刘东凯邋林立平;胡锦涛与德国总统克勒举行会谈[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丽;信息化时代国际政治霸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斌;新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王亚栋;能源与国际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毕洪业;欧盟东扩与俄罗斯的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崔宪涛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何彤梅;中韩政治外交关系研究(1945-2007)[D];延边大学;2008年

7 周兴泰;动力、作用与反馈: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于光胜;文明的融合与世界秩序[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吕平;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雨;“9.11”后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郭玲;国际政治中的软权力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张东杰;论国际税收协调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4 赵斌;试析冷战后国际政治中的文化融合[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字紫龙;论当代国际政治体系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爽;冷战后国际政治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D];吉林大学;2008年

7 俞国斌;论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冯艳玲;论中俄安全合作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姜涛;现代航天技术与国际政治[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10 彭潇;论冷战后美欧矛盾演化的新趋势及对国际政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6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196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9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