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太平洋海权角逐的传统与现实

发布时间:2018-08-26 20:59
【摘要】:太平洋海域一直是反映世界海权强国的窗口。谁是世界海军老大,谁就在太平洋上耀武扬威,不论最初的西班牙、荷兰还是后来的英国、日本和美国。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拼凑对付中国的政治军事联盟的同时,为了避免卷入不必要的麻烦,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其盟友不要挑衅中国。美国目前在亚太部署的性质是:为万一将来开战,占据有利的前沿阵地,并用这种有利的战略前沿部署来制止中国使用武力。它既是战略态势层面的遏制,又是心理层面的威慑,也是未来可能的作战层面的前沿部署。中美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而引发灾难性悲剧,双方都应消除在敏感地方的模棱两可,变模糊为清晰,以防陷入"萨干坦盲点"。
[Abstract]:The Pacific Ocean has always been a window to reflect the world's maritime power. Whoever is the world's naval leader is in the Pacific, whether it is Spain, the Netherlands or later Brita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United States pieced together a political-military alliance against China in the Pacific, it also restrained its allies from provoking China in part to avoid getting caught up in unnecessary trouble. The nature of the current U.S. deploymen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s to occupy a favorable forward position in the event of a future war and to use this advantageous strategic forward deployment to stop China from using force. It is not only the containment of strategic situation level, but also the psychological deterrent, and the forward deployment of possible combat level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avoid the "Thucydides trap" causing catastrophic tragedy, both sides should eliminate ambiguity in sensitive areas and turn it into clarity, in case they fall into "Sargantan blind spot."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
【分类号】: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方春生;一个美国学者眼中的当代中国军事现代化——《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问题与前景》一书介绍[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04期

2 南琳;;第一届中国海权战略与国家安全学术研讨会综述[J];国际观察;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涛;;荷据时期大陆汉民有组织移台及其影响[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吴鸿丽;《恭陈台湾弃留疏》是施琅以民族大业为重的历史见证[J];沧桑;2004年06期

3 刘素清;张勇斌;;一战前后美国海军崛起的原因探微[J];沧桑;2012年01期

4 郭建忠;郑丽端;;天地会起源的时代背景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陈名实;;明郑时期台湾民众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的互动[J];东南学术;2010年03期

6 赖建泓;;三方南明“永历”年款官印浅析[J];福建文博;2010年02期

7 张维义;;郑氏军队屯垦及其对台湾地名的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李义娟;;略论德意志帝国时期蒂尔皮茨的海军战略[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9 孙国政;;论姚启圣对郑氏集团的招抚[J];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01期

10 何瑜;谢茂发;;从镇压林爽文起义看清中叶的福建绿营水师[J];国家航海;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邓孔昭;;明郑台湾建置考[A];2004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祖基;;大陆移民渡台的原因与类型[A];2004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国桢;;籍贯分群还是海域分群——虚构的明末泉州三邑帮海商[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陈名实;林国平;;台湾的儒学传统与反割台斗争[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翠红;;明末清初郑氏三代与日本贸易[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林星;;郑成功妻子董友的女性生活史研究[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7 陈名实;林国平;;台湾的儒学传统与反割台斗争[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四卷][C];2011年

8 邱雅玲;;浅析郑成功对厦门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金国平;;“The Selden Map of China”中“化人”略析——兼考“佛郎机”与“佛郎机国”[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李德元;明清中国国内的海洋移民[D];厦门大学;2004年

3 李兵;国际战略通道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彭蕙;16—19世纪澳门和帝汶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王晓云;天方之经与东溟水土:闽台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荆晓燕;明清之际中日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李海平;美国内战中的军事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殊芳;清代台湾的闽南移民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柯;金簪银钗探遗珍[D];苏州大学;2013年

10 王昌;郑成功与东亚海权竞逐[D];厦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加河;英法两国的海上争霸(1688-1815)[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芹;论战时日本的对美战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炯;清代台湾的儒学教育(1683-1895)[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单珊;昭和天皇与太平洋战争[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秦四霞;明郑时期台湾儒学的创立及其内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郑舒翔;闽南海洋社会与民间信仰[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姜卫东;明代后期中国与荷兰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于非;从明治四十年国防方针到大正七年国防方针[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文;风帆时代英国海军的崛起(1485-1805)[D];厦门大学;2009年

10 王超;1866-1907年福州船政局与中国海军近代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竺舒;大洋彼岸的纪念[J];世界知识;1983年04期

2 王燕阁;;法国对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设想[J];现代国际关系;1986年02期

3 曾昭耀;澳门回归与中拉关系的前景[J];拉丁美洲研究;1999年06期

4 堂胁光朗;朱根;;环太平洋合作设想[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6期

5 高中路;;关于日本的“环太平洋联合设想”问题[J];日本学论坛;1981年02期

6 金龟春;一八八五—一九○四年间沙皇争霸的战略重点在远东[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7 张士智 ,赵慧杰;战后美国对中东的扩张(1945—1955年)[J];西亚非洲;1984年01期

8 童大林;;进入太平洋经济时代 一九八四年元月二十九日在中国未来研究会春节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J];未来与发展;1984年01期

9 方连庆;;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斗争[J];国际政治研究;1986年01期

10 文石;扇形结构——美国介入太平洋地区的新构想[J];世界知识;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慰萍;;毒品滥用与药物滥用监测工作[A];第一届全国药物滥用流行病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亚平邋黄兴伟 林榕;第三十九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闭幕[N];人民日报;2008年

2 冯武勇;美要北约染指太平洋,欧洲不高兴[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记者 聂晓阳 记者 赵颖;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儿童发展问题部长级磋商会议闭幕[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记者 许文军;加强海洋执法国际合作[N];人民公安报;2006年

5 记者 鲍杰、杨习英;北约称无意进入太平洋地区[N];人民日报;2006年

6 记者 李永为;俄太平洋地区边防局代表团来访[N];吉林日报;2003年

7 记者 曾虎 王建刚 周效政;希拉里:“非常清楚中国有多么重要”[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温宪邋廖政军;希望中美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N];人民日报;2008年

9 林东 李瞰;逐鹿太平洋的战略格局揭开帷幕[N];学习时报;2011年

10 记者 蒋国鹏 赵毅;奥巴马与麻生通电话 要深化美日同盟关系[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谷雪梅;冷战时期美澳同盟的形成和发展(1945-1973)[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余建军;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岳小颖;从“保障安全”到“提升地位”:对二战后澳大利亚追随美国的政策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艳红;日本安保战略与《日澳安全保障联合宣言》[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宣桐;冷战后日美安保体制再定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顺成;21世纪初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中澳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8年

4 孟娜;帝国观念下的权力平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燕军;克林顿政府的东北亚安全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子为;国际气候移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雪娇;第四次太平洋会议日本民间外交活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杨永斌;冷战后美国在台湾的战略利益[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孙韵;美朝第一次核危机的“重复囚徒困境”博弈解析[D];外交学院;2004年

10 孙强华;珀茨·斯彭德与澳新美同盟的形成[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206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206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9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