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传统的再发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观念与实践——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在地区国际合作研究中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8-09-07 17:14
【摘要】:"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特定的地区发展环境中被提出的。作为一项新的地区发展计划,"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观念需要被广大欧亚大陆国家认可、具备合法性之后,才能起到路线图的作用。中国政府通过发掘"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进行传统的再发明,试图建构地区共同体,进而重构地区国家间的社会关系。观念的制度化需要特定的场域,在中亚存在多元地区主义的竞争,基于历史合法性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观念还需要加以充实。尽管其界定了地区成员国的利益范畴,但并不足以成为集体行动的全部动力,观念的发明者还需提供更多的利益诱导来获取合作者的支持。这一过程展现了国家"文本"背后的意图,即如何建构一项合作观念、表达观念潜在的利益和寻求观念的制度化,从而为理解观念、利益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可能维度。
[Abstract]:The New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was proposed in a specific regio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s a new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 the concept of "New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needs to be recognized by the Eurasian countries before it can play the role of road map. By excavating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and reinventing the tradit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ries to construct the regional community and reconstruct the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deas requires a specific field, and the competition of pluralistic regionalism exists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concept of "New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based on historical legitimacy also needs to be enriched. Although it defines the interests of regional member states, it is not enough to be the full force of collective action, and the inventor of the idea needs to provide more interest inducement to gain the support of the partners. This process shows the intention behind the "text" of the country, that is, how to construct a concept of cooperation, express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the idea and seek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idea, thus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est and institution provides a new possible dimension.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与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
【基金】:上海大学“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都市社会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资助的“高铁:欧亚大陆经济整合与中国21世纪大战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阿卜杜拉·哈希莫夫,李永庆;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交通运输[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年11期

2 郑先武;;“新区域主义”的核心特征[J];国际观察;2007年05期

3 赫特,索德伯姆,袁正清;地区主义崛起的理论阐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1期

4 王湘穗;;倚陆向海:中国战略重心的再平衡[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S1期

5 秦放鸣;毕燕茹;;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交通运输合作[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吴兆礼;;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探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昕春;;东北亚国家意识形态差异对区域合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李爱荣;戴剑;倪娜;;“草根型体育社团”形成的社会学归因与发展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3 王旭辉;;结构洞:陷入与社会资本的运作——竞争者的社会网络结构理论[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2期

4 林杰;知识论传统与学术自由的合法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5 阎凤桥;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特性与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用制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6 林杰;;组织理论与中国大学组织研究的实证之维——读《大学组织与治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7 冯向东;;不确定性视野下的教育与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8 丁小浩;;基于制度创新实现的帕累托改进——北大平民学校模式的效率机制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9 郭建如;阎凤桥;;北大教育管理研究:学科制度化的回顾与反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10 闫引堂;;教育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基于问题史的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宇;;“警察”职能异化的组织学分析——来自于沿海发达地区N区和H区的调查[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丘海雄;梁倩瑜;徐建牛;;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改革的逻辑——对广州一家国有企业的个案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3 王宇露;黄中伟;;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网络结构、社会资本与网络学习效果——社会资本是中介变量吗?[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范剑文;;研究中国媒体制度变迁的两个理论范式[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南豪峰;;乡村病人的医治:神祗、社会资本与医学专家的共同参与[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梁波;刘玉照;王海英;;地方治理结构的转型与农民工待遇制度范式的变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7 李双龙;;国家与市民社会视阈下失地农民的抗争[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曾楚宏;朱仁宏;李青;;组织合法性与新创企业的成长[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武立东;王凯;黄海昕;;组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研究述评——基于效率机制与合法性机制的双重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项国鹏;李武杰;肖建忠;;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制度能力:中国企业家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史宝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钦约;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家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颖;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法治思考[D];江苏大学;2010年

2 马海燕;青岛港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葛肖麟;“成功”选举背后的居委会行动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腾;企业私下战略行为的规制合法性形成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晓晓;高校学生会的德育功能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许增伟;新地区主义视角下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辉;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功能目标和系统环境的演变[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洪昌;制度变迁中的组织认同及社会认同[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魁彪;北京市S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现状与建议[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瑞钦;新时期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郑瑞祥;;美国阿富汗新战略中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素[J];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2 赵华胜;;俄罗斯与阿富汗问题[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3期

3 邓立立;;我国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分析——基于辽宁省的比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1期

4 周桂银;乔治·凯南的外交思想[J];美国研究;1993年02期

5 张文木;;俄罗斯国家兴衰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3期

6 王湘穗;;币缘:金融化时代的国际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03期

7 聂书岭;中国与中亚国家将努力发展统一的“丝绸之路”运输体系[J];中亚信息;2003年01期

8 蒲开夫,雅丽;科学地认识中亚市场[J];中亚信息;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若水;;20年后,丝绸之路什么样——专访联合国驻华协调代表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J];中亚信息;2009年10期

2 ;打造新丝绸之路上的国内一流机场集团[J];今日新疆;2008年19期

3 王海京;携手共建新丝绸之路[J];w,

本文编号:2228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228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1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