Ⅵ 印度洋—欧亚板块间的挤压式互动——亚洲“不对称格局”与中国的宝贵机遇
[Abstract]:The Indian Ocean is a Latin-American economic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an not be independent, such a nation has no tension. Britain was forced to abandon its rule in India before leaving the South Asian subcontinent before turning India into a "sheep farm" country. The situation in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was also the result of the Indochina Union. Many of the Asian countries surrounding China have this characteristic, which Europe has created and survived in order to colonize Asia.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the geopolitical situation around China forms an asymmetrical fragmentation pattern with China, which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Europe, that the modern history of Asia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Europe in its peaceful and stable development.
【分类号】:D815;D8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文木;;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英国战后外交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军;略论1938年美英互惠贸易协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孙德刚 ,赵伟明;中东棋盘上的伊拉克战略地位浅析[J];阿拉伯世界;2003年05期
3 赵葆珉;;均势外交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2期
4 卜振友,许二斌;从三国谈判失败看二战前夕苏联在外交上的失误[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张世均;试论中国抗战对“先欧后亚”战略原则实施的支援[J];成都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6 张新宇;;简析英国对德绥靖政策的历史渊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张才圣;;从民族主义看二战后德国统一[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张才圣;;论德国分裂与欧洲一体化[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9 叶太华;;当前中美双方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及困境试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2期
10 曹选玉;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外交[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田文林;;对国际政治中民族分离1问题的多维分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鸿宾;;当代民族关系的模式、成因与境遇——“二元制”与“民族—国家”模式构建下族群关系的思考[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3 石海明;曾华锋;;科技进步视角下的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4 张建华;;俄罗斯外交取向的历史文化传统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4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雪峰;苏联劳改营史研究(1918-1960年)[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7 祖彦;21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凯;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对世界政治事务的积极介入及其原因[D];暨南大学;2011年
9 刘雪飞;古代黑海北岸斯基泰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静;中俄在中亚的共同利益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蓓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能源外交[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立;影响以色列和土耳其关系的因素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徐亮;二战德国地缘战略得与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范玲;论斯大林的民族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德宝;欧盟东扩过程中的国家主权让渡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莫凡;先秦战争中的河内[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竞强;哈比卜·布尔吉巴外交思想及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慈平;元代历史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杜天翔;美国与独联体诸国“颜色革命”[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文涛;招春袖;;英国文化外交: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成功之路[J];太平洋学报;2010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宏贵;;“印度支那联邦”的由来[J];印度支那研究;1980年08期
2 杜剑宣;;越南国际关系的历史回顾[J];印度支那;1989年01期
3 张德明;;法国殖民统治对“太平洋阳台”经济的影响[J];法国研究;1992年02期
4 景振国;申旭;;印支联邦必然失败[J];印支研究;1983年04期
5 黄惠莲;黎笋集团在柬埔寨和老挝的罪恶行径[J];东南亚研究资料;1980年01期
6 皇甫炎;;东南亚的一个古老的王国 柬埔寨[J];世界知识;1956年05期
7 彪欢;许华;;日内瓦和平协定带给南越的经济后果[J];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9年02期
8 颂赛;;万变不离其宗——评越南炮制的"印支三国特殊联盟"[J];印度支那;1987年0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236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23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