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非提供政府发展援助的“政治功能”评析
[Abstract]:Afric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Japan's diplomatic strategy. Aid to non-governmental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and basic way for Japan to open up African diplomacy. Although Japan's policy objectives for non-government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have different emphas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objectives has always been the basis of Japan's development assistance t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t the same time, Japan has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shaping its identity after the war and seeking the balan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c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ts Indian Ocean strategy and geopolitical diplomacy. Japan plays an active role as a provider of aid to Africa. On the one hand, 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African countries objec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it helps it to construct the image of leading power and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ts own economy in the proces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for Japan to continue to expand its development aid to NGOs in many way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its key policy objectives.
【作者单位】: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D8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司艾华;;日本对非洲政府开发援助的实施方式[J];黑龙江史志;2010年13期
2 贺文萍;;日本对非援助:目的与影响[J];当代世界;2013年08期
3 林晓光;日本官方发展援助政策探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王慧娟;论当代国家主权理论的新发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隋书卿;;论冷战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困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徐婕;;“均势”理论内涵综述[J];才智;2009年16期
5 彭德镔;;关于中国对外战略的几点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司艾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对非洲的ODA调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3期
7 于光胜;;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策略选择[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刘雪莲;地缘政治学与现时代[J];东北亚论坛;2000年01期
9 刘雪莲;日本与国际相互依存[J];东北亚论坛;2002年01期
10 刘雪莲;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日关系[J];东北亚论坛;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伟华;;试论新世纪中国的南亚特使外交[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顾炜;;中国的地区主义研究(2001—2010)[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3 刘邦凡;刘莹;;权力政治在朝鲜政治中的运用浅析[A];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高级研讨班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王翔宇;;美国战略文化中的实用主义——以“责任规避”为例[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季玲;情感、身份确认与社会身份的再生产[D];外交学院;2011年
4 道明;阿塞拜疆在欧亚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5 池勇海;共同利益论[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美武;重叠机制视域下的非洲国际减贫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7 盛海燕;冷战后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欧阳丽;信息化时代国际政治霸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赵毅达;冷战时期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泰关系[D];云南大学;2012年
10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傅荣;论条约保留与中国的相关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谦;中国政府型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与战略探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杨永海;两岸和平统一路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盼盼;冷战后欧盟对台湾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博;东北亚石油安全与合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钱春华;奥巴马政府新能源政策的国际政治效能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万云霞;美国政府石油政策的研究(1941年-1945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高略;小国安全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玉龙;朝核问题与日美同盟之间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书中;日本走向何方?[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8年01期
2 杨丽梅;;促进社会和谐的国际经验——以日本为例[J];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5期
3 杨利蓉;;从“家”制度看日本人的集团意识[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4 K.达姆 ,J.多伊奇 ,王宏周;美国对付日本的战略[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7期
5 笪志刚;;来自日本的“伊妹儿”[J];新青年;2001年05期
6 笪志刚;;忧心忡忡的日本“的哥”[J];车世界;2002年11期
7 叶永烈;;你真的了解日本吗[J];同舟共进;2008年10期
8 ;动态[J];世界博览;2009年19期
9 А·科仁;习协;;日本劳动人民的苦难状况[J];世界知识;1953年19期
10 王智猛;阿非利加,一个永恒的话题——21世纪非洲发展前景国际研讨会综述[J];西亚非洲;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创国;;日本行政改革及其启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罗丹;;麻生执政与中日关系发展走向[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泽全;;中非友好合作50年[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4 刘学成;;试论日本二战后的文化价值取向与德育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周实;;日本“规制缓和”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吴昒;;序言[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7 李安山;;全球化过程中的南南合作:中国对非援助的理念与行动[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8 ;学会对外交流活动简况[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9 董永裁;;浅谈“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及其对策[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10 曾爱平;;探讨21世纪中非关系 把握中国非洲学发展机遇——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敏怡;谁在削弱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N];国际商报;2011年
2 曾爱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非洲“去殖民化”任重而道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西亚非所 贺文萍;南非学者谈非洲发展计划和非洲外交[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裴广江;一体化助力非洲发展[N];人民日报;2009年
5 记者 赵毅;2000年非洲发展论坛开幕[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何洪泽邋席来旺;杨洁篪出席联合国非洲发展高级别会议并讲话[N];人民日报;2008年
7 舒运国;卢旺达展现的非洲发展愿景[N];人民日报;2010年
8 黄培昭;“对来自中国的援助最放心”[N];人民日报;2008年
9 记者何洪泽、丁刚;我支持“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计划”[N];人民日报;2002年
10 陈t,
本文编号:2254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25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