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改革开放与新中国外交

发布时间:2018-10-08 15:45
【摘要】:同改革开放之前相比较,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外交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改革开放重塑了当代中国外交,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同西方国家乃至同整个世界的关系。中国认知国际环境和自己的国家利益出现根本改变,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继续深入发展。对于改革开放与中国外交的关系,有关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分析的主流理论能够给出一定的解释。
[Abstract]:Compared with before reform and opening up,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s diplomacy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can be said that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reshaped contemporary Chinese diplomacy and profoundly changed China's relations with western countries and with the world as a whole. China's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its own national interests have changed radically, and China's interaction with the world has reached an unprecedented level and has continued to develop in depth. The mainstream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can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China's diplomacy.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分类号】:D8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礼锡;试论邓小平的西方艺术理想观[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李景;科学技术发展与思想道德建设——兼论科学技术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龚先庆;试论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张金桃;论邓小平时期我党宗教政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韩文平;;浅谈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限度[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黎碧云;;关于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理论支撑点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黄悦忠;;论中国先进生产力内涵[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丁小景;;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焦亚葳,韩新保;邓小平社会思想及其历史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刘惠文;邓小平理论的新闻宣传思想论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逸舟;;加强“公民社会与中国外交”研究的几点想法[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2 王卿;;共建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J];领导之友;2006年05期

3 楚树龙;王青;;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12期

4 马荣久;;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研究:回顾与前瞻[J];学理论;2009年27期

5 牛军;;三十年来当代中国外交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07期

6 ;如何看待中国外交“软”“硬”舆论反差[J];资源导刊;2012年11期

7 赵可金;;中国外交3.0版: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新走向[J];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8 冯学平;;实力·公正·亮剑是中国外交直面挑战的明智选择[J];神州;2012年17期

9 ;对国际变局与中国外交的若干思考[J];中华魂;2013年04期

10 李静涛;;“中国外交应向进取型转变”[J];环球人物;2013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公龙;;论中国外交的观念变革[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欧阳程奕;;价值视阈下的新中国外交:1949-2009[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李志永;;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牛军;;五十年的中国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牛军;;冷战与80年代的中国外交[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6 仇发华;;从朝鲜核问题的演变看中国外交倾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7 马驰;;略论邓小平对中国外交事业的贡献[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牛玉峰;;邓小平与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外交[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卫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的中国外交战略与策略选择[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10 ;党领导的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与经验[A];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国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刘建飞;理性考评中国外交[N];学习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谢方;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将更加积极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尹承德;今年中国外交有亮点[N];解放日报;2012年

5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杨成绪;2013年的中国外交:全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N];解放日报;2013年

6 ;读“蓝厅热词” 把脉中国外交[N];人民日报;2013年

7 钟声;预测中国外交的关键[N];人民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廖勤;习主席首访指引中国外交新风向[N];解放日报;2013年

9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王逸舟;关于中国外交变革的若干思考(二)[N];东方早报;2013年

10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王逸舟;关于中国外交变革的若干思考(三)[N];东方早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任远U,

本文编号:2257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257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b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