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在中亚地区国家形象塑造的实践、挑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8-10-20 11:38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采取措施塑造本国形象,增强软实力。中亚是我国的战略边疆邻国,对我国的地区稳定、民族和睦、边境安全、能源通道、西部地区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全局意义。在中亚塑造一个良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对中国意义重大。
[Abstract]: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oft power,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t, and more countries take measures to shape their own image and strengthen soft power. Central Asia is our country's strategic border neighboring country, which has very important strategic overall significance to our country's regional stability, national harmony, border security, energy channe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 Creating a good, responsible image of a great power in Central Asi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a.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
【基金】:新疆师范大学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2013年度重大项目“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XJEDU040713A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壮志;;中亚地区安全的热点问题与走势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世阳;夏欢;;国家形象外交初探——以2000-2008年美国国家形象外交为例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赵婷婷;;西安世园会的议题建构与中国声音表达[J];今传媒;2012年03期

3 贾冀川;何淼;;好莱坞电影的中国想象——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拿来主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李彦冰;;国家理念与政治文明: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新视角[J];创新;2011年03期

5 黄智芳;;从“中国制造”浅谈中国国家广告[J];传媒观察;2010年04期

6 李彦冰;;论国家理念与国家形象传播之间的关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蒋成龙;;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状况及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5期

8 阳海燕;;新中国初期报纸副刊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以1951年《光明日报》的国庆征文为例[J];当代传播;2008年06期

9 王佳炜;;名人策略在国家品牌形象建设中的应用[J];当代传播;2011年03期

10 党东耀;刘祥平;;实力、话语和表征——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演进与愿景[J];当代传播;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洁;杨子;;国家形象建构的评价视角——以国外媒体对汶川事件的报道为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袁文艺;吕雪枫;;政府形象传播与政府广告[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道明;;论中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兼析“和谐世界”外交理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4 谷晓江;徐英;;中国国际现代化与中国国家形象定位[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剑;社会资本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袁赛男;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王宏伟;藏族主题美术创作与当代国家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孙晓农;美国三大电视网“三聚氰胺事件”拟态环境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徐帅;德国对外发展援助的历史与现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皓;论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家形象的优化[D];湘潭大学;2010年

5 唐利军;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D];湘潭大学;2010年

6 曹碧波;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国家形象构建[D];湘潭大学;2010年

7 汤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青;论中国软性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美玲;略论北京奥运会与中华民族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倪志丰;中国文化软实力对中国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壮志;;中亚地区安全的热点问题与走势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明;蔡月亮;;政府国际公关:国家形象塑造的新视野——兼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J];东南传播;2007年01期

2 曹辛;;以开放和透明提升海外国家形象[J];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26期

3 丁庆龙;;埃及撤侨:国家形象的最好展示[J];华人世界;2011年04期

4 杨昕沫;;简论中国形象在俄罗斯的变化[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郭秀清;杨学慧;;环境问题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J];理论导刊;2010年03期

6 黄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新闻传播;2007年04期

7 马忠智;;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设计与塑造[J];理论导刊;2006年10期

8 乔旋;;构建中国文化外交新战略提升国家形象[J];教学与研究;2010年05期

9 曹辛;;以开放和透明提升海外国家形象[J];领导文萃;2010年08期

10 李俐;;我国国家形象塑造探讨——以奥运期间中国政府与外国公关组织合作为[J];魅力中国;201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道明;;论中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兼析“和谐世界”外交理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巩胜利;;中国政府成本世界最高?[A];纪念《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10周年征文专辑[C];2003年

3 倪建平;;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国对非洲政策:和谐文化传播的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倪建平;;关于中国国家形象与外交政策的理论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5 邓集文;;当前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问责体制的创新[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谷晓江;徐英;;中国国际现代化与中国国家形象定位[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顾炜程;侯静慧;;析媒体因素对中国人“日本观”的影响[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倪秋菊;倪星;;WTO与中国政府的适应性变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1年年会暨“加入WTO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邓弋青;;善治目标下的中国政府行政改革[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2年“全球化与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倪建平;;中国“和平发展”的形象塑造:文化传播的视角[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撰稿 凌雨;中国海外营销自己[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2 丁刚;品味甘甜需要时间[N];人民日报;2010年

3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海南省委外宣办主任 张作荣;运用现代传媒加强国家形象建设[N];人民日报;2011年

4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程曼丽;掌握国家形象 塑造的主动权[N];人民日报;2008年

5 博主 李泓冰 (本报记者);当中国人在纽约街头微笑……[N];人民日报;2011年

6 严文斌 张林庆;走自己的路并且告诉世界[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吕绍刚 董阳 采访整理;寻找中国的“国际方位”[N];人民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乔虹;国家形象:一个和平崛起大国的新课题[N];中国妇女报;2008年

9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形象[N];学习时报;2007年

10 ;推进公共外交 传播国家形象[N];联合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世阳;国家形象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袁赛男;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县祥;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艾小勇;重大事件中的国家形象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赵国军;美国国会议员中国观研究(1989-2006)[D];复旦大学;2007年

7 于朝晖;整合公共外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宋莉涛;试析媒体在中欧关系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9 阮成发;加入WTO背景下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与体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德芳;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亚伦;台湾地区媒体对中国大陆国家形象之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2 杨静;论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皓;论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家形象的优化[D];湘潭大学;2010年

4 侯春鹏;中青年外交的理论、实践与中国的战略应对[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5 张金东;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塑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梁媛;媒介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甘露;从《时代》周刊看美国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D];南昌大学;2007年

8 杨婷;议程建构理论下国家形象的塑造[D];重庆大学;2009年

9 吴秦岛;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万敏敏;次国家政府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83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283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9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