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中的边疆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1 13:25
【摘要】:边疆的安全与稳定,历来是一个国家繁荣安定的体现。边疆作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屏障,因其地缘政治位置的特殊性,在国家安全方面表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国家安全的各个层面均有深远影响。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使得边疆地区成为国际社会大国势力相互争夺和渗透的场所。自近代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一直存在影响安全与稳定的诸多不安定因素,既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如何在和平时期科学认识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有效维护我国边疆安全与发展,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是本论文的主要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本文主要沿着历史回顾——形势分析——战略思考这一思路展开研究。从历史的纵向和现实的横向角度,重新梳理近代以来中国和沙俄、苏俄、苏联与俄罗斯的领土争端和边界冲突,力图通过对中苏(俄)各个历史阶段的领土争端、边界冲突和边疆利益争夺的研究,将影响边疆安全与稳定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总结,以发现其规律和共性,为营造良好的边疆安全环境,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以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边疆而临的安全环境及其态势变化为背景,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对边疆安全与防御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全文由绪论、主体论述和结论三大部分组成。 在绪论中,简要陈述了本篇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方法及原则,进行相关文献综述。 主体论述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追溯:近代中俄关系与边疆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对近代沙俄侵占中国领土、侵害中国主权利益的梳理和分析,来探讨造成近代中国出现严重边疆危机的内外部因素。第二章,超越:历的误解与边疆危机。文章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中苏关系,以及双边关系中边疆问题的发展与变化进行审视和总结,来探讨边界事务与国家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苏结成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两国的边界处于友好和睦的状态。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不断恶化,两国边界冲突与纠纷不断升级,边界斗争日益政治化。边界问题,成为影响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国家关系的恶化又进一步加剧了边界事务的矛盾与冲突。第三章,正态:珍宝岛——个改变世界冷战格局的弹丸之地。随着中苏边界流血事件的不断扩大和升级,爆发了中苏珍宝岛边界武装冲突。两国由此进入了长期的政治、军事全面对峙时期。本部分内容主要论述了中苏珍宝岛事件的背景、对两国关系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及历史意义。第四章,威德:面对未来边界冲突与边疆安全。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新安全观的形成,边疆的内涵及外延不断丰富和延伸,国家而对未来海疆、空疆、天疆等多重边疆安全及利益的挑战。本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从军防和民防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积极构筑坚固的边疆安全防御。 结语部分,总结了前四章论述的主要内容及观点,概括为:国家实力是边疆安全的保障,边界问题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边界冲突是国家政治的体现,边疆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在总结和概括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构筑未来边疆安全的战略思考。 总之,本文的写作基于这样一个目的,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对影响中俄边疆安全与稳定的因素进行探讨和总结,力图在构建21世纪中国边疆安全理论建设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以期为有效维护国家的边疆安全与民族利益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29
本文编号:2304052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奎松;20世纪三个中苏条约形成经过之回顾与比较[J];俄罗斯研究;2001年03期
2 唐永胜;超越传统的国家安全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丹慧;;1964年:中苏关系与毛泽东外患内忧思路的转变[A];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正艾;俄罗斯外交传统研究[D];外交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304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0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