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之争的历史脉络与中日关系
[Abstract]:Since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1972,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s a whole are non-confrontational, but local confrontational contradictions still exis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over the dispute over the sovereignty of the Diaoyu Islands. Today, Japan refuses to recognize the territorial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nd once reached a consensus to shelve the dispute, in an attempt to use military power to restrict China by the Japanese-US alliance. This makes Diaoyu Island a local dispute, affect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On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it is necessary to trace back to the source of the Diaoyu Islands issue and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this territorial disput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Sino-Japanese Diaoyu Islands dispu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apan's strategic evolution towards China.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基金】: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40-2)
【分类号】:D829.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薛小荣;;警世之音 醒世之篇——评《中日甲午战争全史》[J];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02期
2 冯玮;;论日本“殖产兴业”主导者的政策理念[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王美平;;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以报刊舆论为中心[J];历史研究;2012年01期
4 庄虹;张冬林;;我国抗战时期古籍、图书损失略述[J];科学经济社会;2013年04期
5 丁文;;甲辰年间的“甲午记忆”——《东方杂志》创刊前后的话语空间与人员聚合[J];学术界;2008年06期
6 刘江永;;论中日钓鱼岛主权争议问题[J];太平洋学报;2011年03期
7 刘江永;;日本的国家利益观、对外战略与对华政策[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梅;晚清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梁娟娟;清代谏议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杨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本因素(1895-1945)[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剑宇;甲午战争对中国海权的战略启示[D];吉林大学;2011年
2 蔡明吉;试论甲午战争前夕围绕朝鲜的中日外交交涉[D];延边大学;2007年
3 黄建平;北洋海军中的闽籍将领[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林希;“球案”与近代亚洲格局的演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岸昭;论甲午战争中清日陆军鏖战平壤[D];延边大学;2008年
6 刘晓敏;李鸿章的劝导和1882年《朝美条约》的签订[D];延边大学;2009年
7 张玉清;论丹东丝绸在东方丝路交往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D];延边大学;2010年
8 刘艳;甲午战争与东亚国际体系的重构[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钟鸿昌;清政府引导朝鲜开港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聂金凯;袁世凯在朝鲜的活动与近代中朝日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华;;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的历史由来[J];沧桑;2010年04期
2 刘江永;;论中日钓鱼岛主权争议问题[J];太平洋学报;2011年03期
3 闫素娥;;钓鱼岛问题的历史与现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杨凡惠;;钓鱼岛问题及其影响下的中日关系[J];学理论;2011年02期
5 黄永弟;;新形势下影响中日关系的钓鱼岛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5期
6 贾莎莎;;历次保钓情况统计及钓鱼岛问题之我见[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姜天明;影响中日关系深入发展的钓鱼岛问题[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孙翠萍;;中日钓鱼岛问题的缘起[J];理论界;2008年11期
9 于海南;;中日东海问题及共同开发前景[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10 张玉来;;“撞船事件”与日本对华战略[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跃春;;“战略互惠”符合中日两国的长远利益[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2 冯昭奎;;中日钓鱼岛争端“搁置论”的由来[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3 刘江永;;“311”大地震对世界经济和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4 徐启新;;日本特大地震对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5 张艳茹;;2010年7—9月份中日关系大事记[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6 张艳茹;;2009年10—12月份中日关系大事记[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7 张艳茹;;2010年10—12月份中日关系大事记[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8 张艳茹;;2011年1—3月份中日关系大事记[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9 张艳茹;;2011年4—6月份中日关系大事记[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第104期)[C];2011年
10 王泰平;;日本民主党政权的外交政策取向[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徐静波;对日释放四大信号[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记者 侯丽军 孙奕;外交部要日方立即放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香港中评社评论员 丘峦;钓鱼岛冰窟在中日关系脚下裂开[N];世界报;2007年
4 吴怀中;应该汲取的教训[N];人民日报;2010年
5 早报记者 张U,
本文编号:2331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3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