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嵌入式外交:对中国城市外交的一种理论解释

发布时间:2018-11-21 13:05
【摘要】:城市外交是全球化时代外交领域的一个新现象,从早期的国际姐妹城市到当下日益兴起的多边城市组织,城市外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尤其是随着中国快速崛起和城市化的深入,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确立了世界城市战略或国际化大城市战略,城市外交成为支撑这一战略的重要载体。然而,迄今为止,对于城市外交的研究没有从理论上给出一种令人满意的解释,无论是世界体系理论,还是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等主流理论,在解释城市外交兴起方面仅仅抓住了某一侧面,没有看到城市外交多面和多维的特征。事实上,城市外交是城市化在现代外交体系中的功能嵌入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通过嵌入主权国家外交、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外交以及社会网络外交体系,逐步构建起一个嵌入式外交体系,以满足全球化和城市化对城市功能的要求。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的城市外交实践的案例解释中可以更清晰地把握这一过程。今后,中国需要制定明确的城市国际化战略,将丰富的城市国际交往资源转化为城市外交制度,奋发有为地推进城市外交,为增强城市全球竞争力和服务国家外交做出更大的贡献。
[Abstract]:Urban diplomacy is a new phenomenon in the field of diplomacy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From the early international sister cities to the emerging multilateral urban organizations, urban diplomacy shows a momentum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Especially with the rapid rise of China and the deepening of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cities in China have established the strategy of world cities or international big cities, and urban diplomac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support this strategy. So far, however, the study of urban diplomacy has not given a satisfactory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whether it is the theory of the world system or the mainstream theories of liberalism and realism. In explaining the rise of urban diplomacy, it only grasps one aspect, and does not see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diplomacy. In fact, urban diplomacy is the function embedd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modern diplomatic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ities embed sovereign state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diplomacy and social network diplomacy system. Gradually build an embedded diplomatic system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lob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n the functions of the city. This process can be grasped more clearly from the case of Shanghai, China's largest city. In the future, China needs to formulate a clear strategy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ities, turn rich resources of urba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into a system of urban diplomacy, and vigorously promote urban diplomacy. To enhance the city's global competitiveness and serve the national diplomacy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11年重大课题“我国的公共外交研究:战略与策略”(项目批准号:11&ZD063)项目的中期成果
【分类号】:D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龚铁鹰;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城市——地位、功能及政治走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中意;国际化视野中的城市公共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金柜;;论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60年变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熊建明;;污染源普查:官方主导抑或排污方主动申报——评《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及其实施方式[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3 刘占高;张杰;;论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9年10期

4 张学军;;论农业垄断豁免的主体[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高琳;;当代中国公私伙伴关系中政府变革的环境与进程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曾晓东;;我国幼儿教育由单位福利到多元化供给的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程玉红;;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边界[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徐琨琳;;回顾国内外城市外交理论研究成果[J];才智;2008年21期

9 姚同梅;黄先蓉;;我国出版宏观管理的保障机制研究[J];出版科学;2008年05期

10 郝璐;;论和谐社会视野下邓小平共同富裕经济思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周怡;;文本建构过程的竞争:行动者、关系和制度——转型经济中的“地方社会”模型(以温州“农民建镇”为例)[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3 荣宁;;新中国社会阶层演变与民主监督制度建设[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屈波;;国有JC厂产权改革问题研究[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傅尔基;;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和谐型市场经济体制试探[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7 段进朋;王旭;;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深化市场改革[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8 帅学明;王骁;;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流变[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9 董昀;;体制转轨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变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和炳全;刘建旭;;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三者关系:基于经济周期的递进演变的角度[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松;我国职业沙滩排球项目市场化可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婷婷;国家能力视角下的研究型合资企业(RJV)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白千文;广义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转轨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紫翔;全球治理视野下的国内政府机构改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曹静;发展民营经济与建设新农村的互补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臧一哲;山东邮政集团公司资产重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胡梅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浩;中国托宾Q效应的检验及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慧;国有企业民营化的经济后果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9年

8 沈剑波;论司法权对公司自治的介入[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旭;现阶段我国农地制度改革中农地流转问题的思考[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翟正国;转型时期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盛东;;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理性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张同功;;奥帆赛对青岛城市国际化发展进程的影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3 徐琨琳;;回顾国内外城市外交理论研究成果[J];才智;2008年21期

4 ;Planning Greater Beijing and Building a World City Research on Spat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for Beijing-Tianjin-Northern Hebei Region[J];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07年01期

5 欧阳杰;;世界城市背景下的北京国际交通体系建构[J];城市问题;2010年08期

6 李立勋;城市国际化与国际城市[J];城市问题;1994年04期

7 栾峰,何丹;企业家城市:城市发展理论的内涵及其批判[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2期

8 谢守红,宁越敏;世界城市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9 张可云;项目;;中国省会城市国际化水平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4期

10 叶贵勋,金忠民;上海与国内外大城市指标的比较研究[J];规划师;200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陈钧 实习生 陈亦菲 刘娟;[N];重庆日报;2012年

2 杨永芹;[N];重庆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廖宏斌;文化、利益与美国公共外交[D];外交学院;2005年

2 杨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外交[D];暨南大学;2007年

3 李德芳;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辉;城市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郭钊;次国家政府对国家外交的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文;论外交哲学[J];新视野;2002年06期

2 蔡文中;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国外交理论的新贡献[J];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01期

3 裴远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新时期外交理论和实践[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4期

4 许艳霞;论周恩来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贡献[J];党史文苑;2005年08期

5 钱春泰;;美国与强制外交理论[J];美国研究;2006年03期

6 李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理论建设[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钱春泰;;论冷战后美国的强制外交[J];国际观察;2007年03期

8 贺祝群;;中国外交新理念——两个大局、和平、共赢、和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9 王逸舟;;中国30年外交改革新画卷[J];决策与信息;2008年12期

10 秦亚青;;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若干思考[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孙杰;;浅析中国特色外交理论[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熊炜;王婕;;城市外交:理论争辩与实践特点[A];公共外交季刊2013春季号(总第13期)[C];2013年

3 李其庆;;中法外交风波与中国新时期外交[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4 ;奏响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时代乐章——党领导外交事业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5 孙德刚;;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论新时期中国在中东的斡旋外交[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教授 崔艳红;和谐世界:当代中国外交理论的重大创新[N];南方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丁刚;世博大舞台 外交新天地[N];人民日报;2010年

3 北师大中国民间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张胜军;中国不要另类外交[N];东方早报;2011年

4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 秦亚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外交部党委副书记 部长 杨洁篪;学以致用 知行并进[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筱玟;外交工作成就辉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钟声;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的外交开局[N];人民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肖连兵;中国外交迎难而上 开拓创新 大有作为[N];光明日报;2010年

9 赵可金;新世纪中国外交理论的十大创新[N];学习时报;2012年

10 本章撰文 赖娜;外交主打经济牌自主演绎大国策[N];东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丽娟;商务外交的政治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2 周叶菁;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D];复旦大学;2005年

4 孙晓玲;犹太利益集团与美国中东外交政策(1967-1984)[D];复旦大学;2005年

5 肖文黎;中美联络外交及美驻华联络处主任布鲁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6 王玉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外交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宫世霞;当代俄罗斯外交学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8 余育国;人民政协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霞;预防性外交分析:问题与前景[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李萌;全球化时代的科技外交:理论与实践[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刘丹妮;论英国对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态度[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奇才;毛泽东外交哲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伏霄汉;预防性外交:历史和理论[D];外交学院;2004年

6 杨芳;冷战后中国预防性外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雷鸣;英国对欧均势外交传统的文化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思;论中国对发展中国家驻华使馆租赁馆舍及外交公寓管理政策的演变[D];外交学院;2012年

9 田艺琼;新中国对沙特、以色列人文外交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向淑雯;论周恩来的外交风格[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47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47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0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