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美国介入韩日岛屿争端的立场演变

发布时间:2018-12-14 21:21
【摘要】:战后美国将独岛(竹岛)交予驻韩美军管辖,随后支持日本对该岛的主权声索,杜鲁门政府对独岛(竹岛)归属的立场变化是韩日岛屿争端产生的直接原因。冷战时期美国始终在韩日岛屿纠纷中扮演仲裁者角色。进入21世纪后美国掩盖对独岛(竹岛)主权归属的立场;同时推动日本搁置争议,拉拢韩国共同应对中国崛起。从削弱日本、遏制苏联到防范中国,美国的东北亚战略威胁认知影响着它在独岛(竹岛)争议的倾向。奥巴马政府在表面"模糊"主权归属,同时加大对争端的调控力度,控制独岛纠纷对美日韩合作的阻碍作用。美国在独岛争端中的立场变化引导韩日岛屿争端呈现降温趋势,降低了东北亚各国联合应对日本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可能性。
[Abstract]:After the war, the United States handed Dokdo (Takesa Island)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US military stationed in South Korea, and then supported Japan's claim to the island. The change in the position of the Truman government on the attribution of Dokdo (Takeshima) wa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dispute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Japan. During the Cold War, the United States always played the role of arbiter in the dispute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Japan. After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conceals its position on sovereignty over Dokdo, while pushing Japan to shelve the dispute and bring South Korea together to deal with the rise of China. From weakening Japan, containing the Soviet Union to guarding against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perception of strategic threat in Northeast Asia affects its tendency to dispute Dokdo.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is ostensibly "blurred" over sovereignty, while stepping up its efforts to regulate the dispute and control the blocking effect of the Dokdo dispute o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e change of the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Dokdo dispute has led to a cooling trend in the dispute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Japan and reduced the possibility that Northeast Asian countries will jointly deal with Japan's challenge to the postwar international order.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应用英语学院;
【基金】:2010年教育部哲学与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0YJA810012)
【分类号】: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刚华;;韩日独岛(竹岛)之争与美国的关系[J];学术探索;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海龙;;论独岛领有权问题[J];当代韩国;2013年03期

2 蒲芳;;韩日独岛争端的国际法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海龙;;浅析韩日间独岛(竹岛)领有权争端的演变过程及其现实意义[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海龙;韩日间关于独岛(竹岛)领有权历史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D];延边大学;2009年

2 李莹;韩日独岛(竹岛)之争中的美国因素[D];暨南大学;2010年

3 朱洪兵;日韩竹岛(独岛)领土争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河光勋;李明博实用主义外交政策与韩美日三边关系[D];延边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林利民;;论战后初期美国远东政策演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2 ;独岛(竹岛)领土问题来龙去脉[J];江淮;2005年04期

3 时殷弘;1950年美国远东政策剧变的由来[J];南开学报;1995年05期

4 张锦芳;日韩岛屿争端的背景和影响[J];时事报告;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远林;;独岛争议背后的军事力量[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29期

2 胡佳;中韩"历史风波"暂歇[J];南风窗;2004年18期

3 金判锡,刘俊生;新时期变革中的韩国高级文官制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顾洁;;“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与五六十年代韩美互动关系[J];韩国研究论丛;2002年00期

5 朴宰雨;;全球化形势下韩国国家形象的变化方向——韩国海外宣传院俞载雄院长访谈录[J];当代韩国;2006年03期

6 邹勇文;汤慧;;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和借鉴[J];社会科学家;2007年04期

7 采桑子;;在韩国逛东大门市场[J];四川统一战线;2008年07期

8 李秀峰;;韩国卢武铉政府行政改革评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陈君;;“天安”难安[J];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19期

10 朱克川;;“天安”舰沉没案及其影响[J];时事报告;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志;;1968年: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与美韩信任危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史建斌;;韩国核能力[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3 田丹;;美国为什么总是指责中国的人权?[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4 杨玲玲;;改革开放与促进朝鲜半岛和平[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崔忠仁;;借鉴日韩经验,加快广西电子政务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汪曙申;;从美国对《反分裂国家法》的态度看其台海政策[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徐人仲;;构建和谐社会,继续深入反邪教[A];防范抵御邪教、构建和谐社会——2005年中国反邪教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卢周来;;海洋斗争与中国海权安全[A];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续集)[C];2005年

9 黄世相;;全面抗日战争初期中美中苏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1937~1941)[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春英;;“台独”思潮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专稿 张明;韩日两国争论“东海”标记[N];世界报;2007年

2 李拯宇 张锦芳;接收战时指挥权,韩军界元老喊别急[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记者 张锦芳;日勘测船驶往争议海域 韩部署军舰欲加以阻止[N];人民日报;2006年

4 冯武勇;日蓄意探“竹岛”,韩强硬卫“独岛”[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张红;“独”与“竹”之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闫洁;美国务院雇员偷看奥巴马护照档案[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驻日本记者 管克江;日本海上动武法理不足[N];人民日报;2001年

8 记者 徐宝康;韩明淑将成为韩国首位女总理[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拯宇邋干玉兰;韩国转变政府职能[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史先振;美严查有偿新闻,布什政府首当其冲[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Anastasiya Bayok(娜丝佳);冲突转变与东北亚地区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雪威;冷战后韩国对朝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禹守根;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江振鹏;国际债务危机与美国金融霸权之基[D];南开大学;2012年

5 任克佳;美国对南美太平洋战争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6 黄仁国;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少东;日美冲绳问题起源研究(1942-1952)[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弟;朝核问题与中美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树明;均衡中的困境:美国对阿富汗政策研究(1947-1961)[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钟权;中韩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特点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宣善文;论冷战后韩国的对朝政策[D];青岛大学;2009年

3 王哲;韩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探讨[D];暨南大学;2008年

4 李玉华;文化外交与中韩关系中的文化因素[D];暨南大学;2006年

5 邓云龙;美国数字外交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6 刘印铁;冷战后韩国的能源战略及其绩效[D];辽宁大学;2008年

7 赵伟;美国驻海外外交人员管理制度[D];外交学院;2013年

8 郭玉巧;论韩国卢泰愚政府时期的北方外交政策[D];青岛大学;2006年

9 许严;韩国社会保障建设对我国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李旭;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过程中的美国国务院[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79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79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7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