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折中主义及其运用——以南海问题为例
[Abstract]:The analysis of eclecticism, "accept the strengths of the family",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the paradigm and theoretical abstraction. It appli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o the problem-driven research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esearch, carries on the "mid-level theory" causality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s from the various independent paradigms, and takes this as the research method. Through a pragmatic attitude, we try to have a more "re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 world, so as to achieve the two major turn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from paradigm research to diversified paradigm integration. From the study of abstract "theory orientation" to the study of pragmatism "problem orientation", the coexistence of paradigm interpretation and cross-paradigm interpretation is create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tries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eclecticism through the case of South China Sea.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中国东南周边地区安全机制建构研究”(14ZDA087)
【分类号】: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阿明;;两面下注与行为调整——中国-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互动模式研究[J];当代亚太;2011年05期
2 王子昌;;10+3≠3+10:不同理论视域中的东亚区域合作[J];东南亚研究;2007年06期
3 董青岭;;现实建构主义理论评述[J];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01期
4 季玲;;权力格局失衡与心理调适——中国东盟关系中的信任问题[J];南洋问题研究;2012年01期
5 王联合;;南海问题新趋势及前景探析[J];南洋问题研究;2012年04期
6 岳德明;中国南海政策刍议[J];战略与管理;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夏灵;;传统在法治社会中的定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2 梁艳;;新社会进化论视角下的农村养老模式变化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3 董云芳;;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理论对实证主义的批判[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张淑萍;张红;易佳;;对陕西关中农村王上村草莓协会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5 张金平;徐以骅;;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宗教动员”[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3期
6 谢佑平;江涌;;论我国以人为本的刑事诉讼制度的应有结构——科学发展观的刑事司法解读[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7 蔡丽华,孔庆茵;三种现实主义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典现实主义、防御型现实主义与政府中心型现实主义[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8 董慧;李丙清;;世界秩序变迁与中国的角色定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3期
9 任建福;;社会转型期乡镇政权行政行为分析——基于武威市J乡的个案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10 李艾;;简述齐美尔理解社会学思想与其影响[J];才智;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心悦;;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增刚;董丽娃;;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制度起源与实施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温莹莹;;影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各因素分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巧蓉;;老年人隐性就业出现的社会成因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广利;祁跃;;关于布迪厄“参与性对象化”的分析[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吴永辉;;全球治理中国际标准的勃兴[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7 胡丽娜;;产业更新与城市化的历史推进[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张弓;;网络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惠耕田;;沟通行动理论与国际关系研究[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10 孙吉胜;;国际关系的语言转向与建构主义的发展研究:以语言游戏为例[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查明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周杰;公司治理对归核化战略决策及其实施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隋伟;东亚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10 詹晓阳;基层政府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明丽;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社会文化基础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安德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协调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孙yN单;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杜小丽;基于建构主义的生态移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永;“小泉现象”剖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莫亚之;论信息低保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7 赖天能;农村土地经营场域中的农户行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小卫;淮北市农村空巢家庭养老支持力实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郑岩;长春市民对婚庆市场从业人员社会期待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传军;区外大国对南海地区的渗透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01年11期
2 邵建平;李晨阳;;东盟国家处理海域争端的方式及其对解决南海主权争端的启示[J];当代亚太;2010年04期
3 魏玲;;国内进程、不对称互动与体系变化——中国、东盟与东亚合作[J];当代亚太;2010年06期
4 马涛;从国际法看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J];东南亚研究;1998年05期
5 封永平;国家互动与认同转换——美国和平崛起的建构主义分析[J];国际观察;2004年05期
6 陈宗权;;国际关系互动理论初探[J];国际观察;2008年02期
7 尹继武;;国际关系中的信任概念与联盟信任类型[J];国际论坛;2008年02期
8 李亚明;南沙群岛历来就是中国领土[J];岭南文史;1995年03期
9 李金明;21世纪南海主权研究的新动向[J];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01期
10 李金明;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问题与前瞻[J];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苏银成;[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赴印度尼西亚特派记者 暨佩娟 本报驻泰国记者 丁刚;[N];人民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里兵;;什么是折中主义?[J];江淮评论;1966年01期
2 沷昭奎;假批“折中主义”真反彲,
本文编号:2381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8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