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作为战略政策关键的多边主义:上海合作组织(SCO)案例分析(2001-)

发布时间:2018-12-25 14:18
【摘要】: 近年来,多边主义在国际体系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一些国家开始意识到从地区视角出发,多边主义更适合解决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多边层次问题。由于恐怖主义、环境问题与领土争端等在中亚地区普遍存在,中亚国家为应对这些问题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 本文从多边主义和多极化视角出发,考察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俄战略政策,涉及军事、安全与经济等领域。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真正原则,多极化或者说多边主义原则源于中俄冷战时期的历史关系,反映了过去二十年中俄两国不断夯实的合作基础,同时也是两个大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俄两国的安全和发展问题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更为重要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是否完成了它既定的目标?战略政策是否适合多边发展?中俄两国在地区合作、发展和安全问题扮演何种角色?如果能够扩展到其他地区和全球层面,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平等成员,中俄两国间关系的处理模式对于解决当代全球性问题,即经济和安全的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的主旨是评估作为主要成员国的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这种运作模式对地区体系乃至全球体系的意义。 本文以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俄关系和多边主义为研究对象。首先我要谈论的是本文的背景,其中包括多边主义的定义及其在国际关系学中的演变历程、适应全球变化的多边主义解决协调机制和后冷战时代的多边主义危机。此外,分析中俄两国所理解的多边主义和多极化概念。 我将研究主题设定为上海合作组织,把它作为一个多级实体,中俄两国在其中共享领导角色,并试图将这种多极化现象延伸至东盟等其他类似区域组织。简而言之,经济、贸易和防卫政策(战略政策)不会由中俄任何一方单方面制定,而是参与各国的领导人以大致平等的身份共同妥协的产物。这种模式有可能进一步延伸到对抗美国主导的对全球事务的支配性安排。 第一章考察了两种国际关系理论对多边主义给出的解释。多边主义是手段还是目的?新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理论都假定国家及其代理人是清醒的、理性的和追求目标的行为体。但是,两种理论对国家为何用多边主义取代单边、双边行动或者其他手段提出了不同观点。 第二章包含两个部分,重点讨论作为一个多级实体和多边机构的上海合作组织,内容涉及上合组织的组建历程、决策机制及主要目标,同时梳理了自成立以来它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具体而言,包括上合组织成立的主要原因、其所体现的平等原则的程度及发展状况。 第三章包含两个部分,重点讨论的是作为上海合作组织主要行为体的中俄两国。首先论述中俄双边关系及各自的目标与国家利益,接下来论述的是作为地区大国的中俄两国,如何扩大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利益。 第四章考察多边主义手段给中俄两国以及整个地区带来的利益,以及自上合组织成立后多边主义如何影响了中俄关系。这部分主要论述在多边主义框架下,中俄两国如何实现各自的目标乃至扩展在该地区的利益。 最后是观察和结论部分。在前述研究基础上,讨论多边主义优于双边主义的原因。该部分分析了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合作给整个地区(无论强国还是弱国)带来的合作与发展的益处。最后是归纳整篇论文的结论部分。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814.1;D822.3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军;“揭开外交神秘的面纱”——采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J];世界知识;2004年03期

2 张磊;试论合作安全在东亚的发展及其局限性[J];国际观察;2005年03期

3 熊燕;;为多边主义问诊——荣格对萨维尼的批判[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4 申义怀;;浅析欧盟对外“多边主义”战略[J];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05期

5 谢立言;;中国外交的多边主义转型及其解释[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6 王公龙;多边主义与东亚的安全困境[J];当代亚太;2002年10期

7 陈寒溪;多边主义与亚太安全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2期

8 德福安,徐鹤鸣;欧盟与中国联合推进多边主义及发展模式的多样性[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3期

9 ;首届中国国际问题论坛“多边主义与中国外交”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J];世界知识;2005年13期

10 肖刚;多边主义与东亚高政治合作[J];东南亚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建军;;美国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多边主义的视角[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2 叶青;;试析新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理念演变及动因[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朱天祥;;地区间主义参与全球治理:霸权如何起作用[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张泽森;;兴国济世的优方良策——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时代价值[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春;;论全球环境治理的合法性——一项结合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尝试[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简军波;;规范视角下的中欧关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7 吴莼思;;联合国与国际反恐合作——兼论联合国与美国的关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8 陈东晓;;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与中国安全环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9 王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和谐世界建设问题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10 郭寒冰;;预防性使用武力与世界和平的维护[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金江;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闭幕[N];人民日报;2005年

2 李文政;从多边主义到边缘依赖[N];人民日报;2006年

3 记者丁宝忠;安南强调多边主义重要性[N];人民日报;2002年

4 本报特约评论员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刘江永;反对国际暴力 倡导和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本报驻罗马记者  穆方顺;意法欲结为“欧洲多边主义”轴心[N];光明日报;2006年

6 刘涛;金融峰会启动新一轮全球多边主义[N];民营经济报;2008年

7 许宏治;携手推进多边主义[N];人民日报;2004年

8 郑永年;多边主义和中国东盟关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9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 王宝付;坚持多边主义 实现共同安全[N];人民日报;2005年

10 刘桂山、马知涵;推动多边主义 深化亚欧合作[N];人民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宁;科技革命对多边主义的多维建构效应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侯自强;从多边主义思想到国际制度建立:美国创建联合国的经验[D];外交学院;2013年

3 王良生;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东盟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尹斌;后冷战时代欧盟的中东政策与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都允珠;后冷战时期中国周边区域多边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俞顺洪;“新区域主义”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张建新;霸权体系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8 余建军;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刘彬;RTAs涌现背景下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的重构[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张兴堂;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燕;欧盟多边主义:理念、实践及对中欧关系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子介;多边主义与东北亚安全合作[D];辽宁大学;2011年

3 郭平;多边主义与战后欧洲长和平[D];南京大学;2013年

4 李丽娜;新东方政策:联邦德国对多边主义的全面实践[D];武汉大学;2004年

5 高志成;个体主义范式下的多边主义生成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朱颖;日本在亚洲实践多边主义的原因及困境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骆沙莉;多边主义:国际制度与主导国家之间的互动[D];外交学院;2002年

8 姜周峰;东亚多边主义发展及其前景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9 王方颖;冷战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波;新中国多边外交发展历程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91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91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e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