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量博弈与东亚秩序
[Abstract]:China,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SEAN four forces influence each other, restrict each other, make East Asia order in reconstruction. The biggest challenge fa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East Asian order is that there is a new game between the four strategic forces, namely, China, Japan, ASE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reach agreement on future goals. Even in terms of regional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different considerations. In view of this, China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regional effects of its own rise, perfect the China exposition of the East Asian Community, promote the top-level design of regional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devote itself to building an open East Asian Community based on the convergence of common interests. Through institutionalized cooperation to develop East Asian interest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community, promote East Asi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ster an East Asian order based on equality, cooperation, mutual benefit, mutual assistance and opening up on the basis of common interests.
【分类号】: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门洪华;;东亚秩序建构:一项研究议程[J];当代亚太;2008年05期
3 梁志明;关于东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几个问题[J];东南亚研究;2004年03期
4 白永瑞;;思想东亚[J];读书;2009年11期
5 韦宗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及其对东亚秩序的影响[J];国际观察;2012年06期
6 门洪华;;中国对美国的主流战略认知[J];国际观察;2014年01期
7 武心波;;“东亚变局”与“日本风险”及其外溢效应[J];东北亚论坛;2013年06期
8 白永瑞;;东亚地域秩序:超越帝国,走向东亚共同体[J];开放时代;2008年03期
9 芮效俭;;中国和平崛起和东亚合作:中国和美国的视角[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秦亚青;;东亚共同体建设进程和美国的作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佰合,蒋保;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2 龚孟伟,陶蕾;论王筠“以人为本”的汉字教学思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张娟;;汉字的民族认同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4 包万超;;儒教与新教:百年宪政建设的本土情结与文化抵抗[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5 李雨峰;;枪口下的法律——近代中国版权法的产生[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6 臧运祜;近现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高强;清末尊黄与中国早期现代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李慧明;;和谐世界——崛起之后的国际理念与终极目标[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张荣良;;近代中日现代化差异探析——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日本近代化进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龚克瑜;;经济合作机制比较与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的创新[J];创新;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远;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4 时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D];南开大学;2010年
5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传清;赫德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岳峰;当代美元霸权的内在矛盾及其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王传军;区外大国对南海地区的渗透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01年11期
3 吴献斌;90年代东南亚与台湾的关系[J];当代亚太;2001年11期
4 刘小雪;东亚合作国际研讨会纪要[J];当代亚太;2002年10期
5 贺圣达,李晨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过程中德宏州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东南亚;2002年02期
6 冯晓明;“中国与东盟能够共享繁荣”——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张蕴岭[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1期
7 胡兆明;东亚合作的现状与未来[J];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01期
8 魏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与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04期
9 胡少聪;东亚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10 孙茹;;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网络化及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军;中、日与东亚共同体:从历史到现实[J];史学集刊;2005年02期
2 任东波;东亚共同体的观念建构——徘徊于逻辑与历史之间[J];史学集刊;2005年02期
3 王秋彬;谁来引领东亚共同体: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J];史学集刊;2005年02期
4 王]N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东亚共同体[J];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08期
5 乔林生;;“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与中国的作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赵建民;;试论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思想文化基础——从历史启迪与未来追求的视角[J];东北亚论坛;2007年01期
7 刘昌黎;;东亚共同体问题初探[J];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02期
8 邓仕超;;日本官方有关东亚共同体的认识、行为及其评述[J];东南亚研究;2007年03期
9 陈多友;顾也力;;“全球地域化”语境下东亚共同体如何“文学”?[J];东南亚研究;2007年06期
10 王秋彬;;东亚共同体:挑战与对策[J];长白学刊;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董永裁;;浅谈“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及其对策[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2 凌星光;;东亚共同体的核心应是东盟10+3——关于新东亚模式的构筑[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3 赵建民;;试论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思想文化基础——从历史启迪与未来追求的视角[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4 iJ,
本文编号:2432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43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