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权还是否决——中国如何在安理会投票中表达反对立场
[Abstract]:As a permanent member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China has also expressed opposition to the Security Council's vote, sometimes abstaining and sometimes voting no. In order to analyze this problem,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relevant data for the period from October 1971 to December 31, 2012, when China resumed its seat in the United Nations. The number of draft resolutions introduced by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during this period was 1797, and China abstained and voted nine times in the Security Council.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the author builds a regression model and finds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strength of China, China tends to oppose it by a negative vote when it disagrees. As China's entry into the United Nations grows, the gradual acceptance of international norms through socialization is also easy to denigrate in the event of disapproval. When it comes to sovereignty or security, China tends to vote no if it disagrees. China's attention to Asian affair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n-Middle East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or the Middle East issue, China's behavior tends to be risk aversion. But when it comes to China's periphery or itself, China faces losses if it doesn't act and is willing to risk a no vote. The above findings show that China's vote in the Security Council not only has its own consistent stand and principle, but also has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of "pushing oneself to others" and "from inside to outsid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基金】: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ETP0148)
【分类号】:D81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凌青 ,宗道一 ,朱礼盈 ,傅铮铮 ,郭凡凡 ,倪钰 ,徐苗;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与联合国[J];党史博览;2005年04期
2 李晓鹏,黄瑾;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冲突——对全球化的一种反思[J];国际观察;2002年06期
3 戴颖;;冷战后中美在联合国大会投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1991-2006年)[J];国际论坛;2008年02期
4 安惠侯;伊拉克战争与国际政治[J];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03期
5 江忆恩,肖欢容;美国学者关于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概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8期
6 朱立群;;联合国投票变化与国家间关系(1990~2004)[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4期
7 毛瑞鹏;;主权原则与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议案中的投票行为(1994~2004)[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4期
8 邢爱芬;冷战结束十年来国际冲突回顾[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平 ,肖宪;当代中东恐怖主义的特点[J];阿拉伯世界;2004年01期
2 刘定;;浅论影响中美关系的种种不利因素与冲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3 彭萍萍;关于伊拉克战争及其对国际政治影响的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1期
4 张骥,王宏斌;论和平崛起的中国对构建当代国际制度的建设性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2期
5 陈寒溪;;中国如何在国际制度中谋求声誉——与王学东商榷[J];当代亚太;2008年04期
6 刘培栋;地区主义与中国[J];东南亚纵横;2005年06期
7 胡文秀;孟东伟;;发展中国家国内武装冲突终止的条件分析——以印尼亚齐问题的解决为例[J];东南亚研究;2010年01期
8 钟龙彪;王俊;;中国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认知和参与[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6期
9 汪滨;;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成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樊勇明;贺平;;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建设者[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徐崇利;;中国的崛起与自由主义国际经济法律体制——以WTO为中心的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玉聃;;中国与国际体育组织关系的个案研究——中国与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和国际跆拳道联盟的关系[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余建军;;身份、规范与利益——理解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观念途径[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魏明杰;;中国与国际条约60年[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5 王超;;当代中国身份定位的演变对其参与国际合作的影响[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6 臧雷振;;互联网使用影响政治参与吗?[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卢海阳;钱文荣;;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工资关系的性别差异及户籍地差异研究[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良英;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构建[D];武汉大学;2010年
2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强;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尹占文;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明国;国际制度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尹淑艳;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庄悦群;可持续发展位与当代国际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江彦桥;我国对外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D];外交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崇鑫;“9.11事件”后中国对美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王文辉;中国参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3 李秀雯;冷战后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4 周小跃;冷战后中美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政策之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5 强薇;WTO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影响[D];外交学院;2011年
6 董勇;中美环境合作机制的成就与问题[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贞;中美建交以来台湾在美游说活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曦;美国主流印刷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形象[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江琴;试析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接触”政策[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侯彦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与中国多边外交[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少军;论干涉主义[J];欧洲;1994年06期
2 朱立群;;联合国投票变化与国家间关系(1990~2004)[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4期
3 邢爱芬;冷战结束十年来国际冲突回顾[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05期
4 赵卫东;研究全球化 争取主动权[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5 金鑫;西方政要及有关人士关于“新干涉主义”的若干言论[J];太平洋学报;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书章;;谈弃权票[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5期
2 邵道生;;出现较多弃权票的背后[J];人民政坛;2003年09期
3 曾世麟;回顾13年前的一个议案[J];南风窗;2005年05期
4 钟丽娟;;如何看待人大代表的弃权票[J];理论前沿;2007年23期
5 杜何琪;;论全国人大代表无权投弃权票[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王宜峻;;如何看待弃权票和反对票[J];人民政坛;2011年11期
7 萧乾;他对生活从不投‘弃权票’——悼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曹维廉[J];w芸,
本文编号:2442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44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