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批判实在论:作为一种元理论的国际关系理论

发布时间:2019-03-25 19:51
【摘要】:元理论内涵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研究方法(逻辑)。作为一种新近兴起的哲学流派,批判实在论为国际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元理论立场。在本体论上,批判实在论持客观分层的社会本体观;在认识论上,持主观的相对主义认识论,但又坚持判断理性主义;在研究方法(逻辑)上,采取多因果的回溯分析法。国际关系中的批判实在论以"突现"理论为基础,重新理解层次分析法、国家和施动者—结构等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核心方法和概念,推动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
[Abstract]:Meta-theoretical connotation includes 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research methods (logic). As a new school of philosophy, critical realism provides a new meta-theoretical standpoint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ontology, critical reality holds the view of social essence of objective stratification; in epistemology, it holds subjective relativism epistemology, but it insists on judgment rationalism; in the research method (logic), it adopts the method of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multi-cause and effect. The critical real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s based on the "emergent" theory and reunderstands the core methods and concepts in the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uch a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state and agent-structure, etc.,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D8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胡光;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元理论的困境及其出路[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崔雯;;试从新的视角解读新制度主义——基于本体论、认识论和元理论层面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3 刘慧;;超越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之争——批判实在论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7期

4 董青岭;;建构主义是一种国际政治理论吗?[J];欧洲研究;2012年05期

5 朱立群;聂文娟;;从结构—施动者角度看实践施动——兼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02期

6 孔易人;哲学的元理论性质[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立群;;外交环境变化与中国外交能力建设[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2 仇云龙;张绍杰;;格赖斯“自然意义”及其与“所言”的内在关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钮菊生;季超;;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博弈论研究三十年[J];国际观察;2014年02期

4 姚遥;;人民、国家与世界:中国视角下的外交伦理观——建构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另一维度[J];国际论坛;2014年02期

5 严双伍;李国选;;南海共同开发中的集体行动困境与克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02期

6 汪峥;;当代国际社会的国家利益内涵[J];法制与社会;2014年14期

7 赵莉;;美国媒体视野下的浙江镜像——以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和《新闻周刊》网站报道为例[J];对外传播;2014年05期

8 刘文献;;未完成的作品: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音乐作品权利重构[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4年01期

9 印言蹊;;试论科技进步与中国国际责任的现实担当[J];国防科技;2014年03期

10 李海龙;;国际制度与国家认同互动关系解析——以欧美安全共同体的建构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文成;竞争中的国际官僚组织—组织文化与规范倡导[D];外交学院;2013年

2 周娅;建构主义新视域: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3 洪长晖;混合现代性:媒介化社会的传播图景[D];浙江大学;2013年

4 李宗克;社会学本土化论题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反思[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5 吴小天;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6 万平;中国公众参与预算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方芳;恐怖主义的媒体话语与中美国家身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喻珍;冷战后地区主义视角下的海湾地区合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蒙象飞;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传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曲文娜;中国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明;心理学理论解释框架的解构与重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魏凤杰;当代科学哲学的实践走向[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邵梦婕;对外战略视角下日本ODA角色研究[D];国际关系学院;2013年

4 陈超;混合方法研究在循证医学教学评估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丁璐璐;国际战争视域下的军事技术异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登科;东盟方式的运作困境[D];厦门大学;2014年

7 黄丽诗;2012年《纽约时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D];厦门大学;2014年

8 汤岩;国际知识产权法的政治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董贺;新世纪中国国际秩序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刘深诣;中日韩区域合作的进程及前景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起昌;批评话语分析与批评实在论[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1期

2 薛力;;国际关系的结构概念[J];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03期

3 R.萨索尔,曲跃厚;后现代科学哲学导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4 李建珊;赵华;;逻辑实证主义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5 贾根良;马国旺;;中国经济学界需要什么样的多元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6 赵华;李建珊;;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哲学化[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5期

7 仇毓文;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心理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张今杰;唐科;;后现代科学哲学述评[J];求索;2006年02期

9 袁继红;;论批判实在论的社会科学解释观[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10 袁正清;国际关系理论的行动者-结构之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安篪;巴斯卡之批判实在论思想[D];山西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银华;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建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9·11”事件后的新形势可能引发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战略[J];当代世界;2002年08期

3 王义桅;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J];美国研究;2003年04期

4 肖欢容;“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比较与借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世界经济;2003年05期

5 孙学峰;学术批判不同于道义谴责——评《在科学与艺术之间——质疑国际关系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1期

6 朱锋;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与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3期

7 孙学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骨干力量与流派分野[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3期

8 王军;“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比较与借鉴”研讨会综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3期

9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对成就与缺失的几点感受[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4期

10 俞正梁;当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最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厚虎;;人、国家与理论——探寻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视角[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2 王俊生;;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3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4 王义桅;;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程诚;;比较中日政治文化“忠”的观念异同——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新探索[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6 金新;;国际关系理论的“空间转向”:一项研究议程[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李开盛;;规范理论:批判与评估[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8 黄海涛;;国际关系理论评价问题浅析——以“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视角[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9 花勇;;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世界交往的视角[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10 夏立平;;论21世纪中美印三边关系——用三种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分析[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Edward Friedman 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霍金讲席政治系教授;Edward Friedman:国际关系理论应用共同话语解释地区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国际关系理论的科学性从何而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延华;和谐世界国际关系理论的哲学基础[N];光明日报;2012年

4 华东师范大学 赵银亮;多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理论[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梁守德;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王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国际网系理论”:互联网冲击下的国际关系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关系理论有用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倪世雄 赵曙光;探索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解放日报;2011年

9 唐世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寻求国际关系理论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毛莉;实践转向:突破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静态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绍雪;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白云真;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进步及其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3 蒋建忠;印象理论与外交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4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蒋英州;政治文化视角的国家软实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余成;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建的路径探索[D];外交学院;2008年

2 劳拉(Laura Paletta Crespo);东亚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不协调的原因[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克宁;个人主义、关系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温丽娟;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之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唐江雨;建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前景探析[D];国际关系学院;2009年

6 黄丽萍;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述评[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耿淼;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间信任问题的理论初探——国家间信任的概念及其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兼容性[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郭彦;文化哲学视野中的国际关系理论[D];暨南大学;2004年

9 冯士琳;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构建路径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赵鹏;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学科借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7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447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c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