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从“了解”到“认同”——东盟大学生“东盟意识”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26 19:05
【摘要】:调查显示,东盟大学生对东盟及其成员国有基本的了解,对东盟持有较高的认同感。但东盟意识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存在差异,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大学生的东盟意识较强,缅甸、新加坡的较弱,其他成员国居中。同时,尽管东盟意识在各国强弱不同,但大学生均希望该地区在经济、教育与社会事务方面加强合作。
[Abstract]:The survey shows that ASEAN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ASEAN and its member states, and hold a high sense of identity to ASEAN. However, ASEAN consciousnes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s different, Vietnam, Laos, Cambodia and other countries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strong sense of ASEAN, Myanmar, Singapore is weak, other member countries are in the middle. At the same time, although ASEAN consciousness varies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college students hope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in economic, educational and social affairs in the region.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南宁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广西科学实验中心)课题(KT201101-15)
【分类号】:D814.1;G6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志明;论东南亚区域主义的兴起与东盟意识的增强[J];当代亚太;2001年03期

2 王子昌;东盟的文化特征意识——东盟意识与东盟的发展(Ⅰ)[J];东南亚研究;2003年03期

3 田德文;;论社会层面上的欧洲认同建构[J];欧洲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新宇;;区域合作秩序建构的条件分析——历史维度的经验考察[J];东北亚论坛;2007年01期

2 张度;;比较视角下的东北亚区域意识:共同命运对集体认同的关键影响[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3 高伟浓,罗亚泓;从建构主义角度看“东盟方式”的结构性缺失[J];东南亚纵横;2004年06期

4 陈以定;;东盟构建安全共同体之建构主义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9年10期

5 花勇;;东盟的国际社会性——一个尝试性的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9年05期

6 徐立波;虞群;;“东盟方式”的发展演变[J];东南亚之窗;2005年01期

7 陈超;试析东亚的区域主义[J];国际观察;2002年06期

8 吴志成,李敏;亚洲地区主义的特点及其成因:一种比较分析[J];国际论坛;2003年06期

9 陈宗波,陈祖权;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合作的现实基础与法律进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唐志明;;东盟一体化进程中的外交政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红飚;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云燕;社会建构主义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4年

3 储新宇;区域秩序的建构与中国的策略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卢光盛;地区主义视野中的东盟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6年

5 都允珠;后冷战时期中国周边区域多边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李治军;美韩同盟与东亚安全:一种结构主义理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7 揭晓;从分散、合作到集体行动[D];暨南大学;2009年

8 周玉渊;东盟决策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覃玉荣;东盟一体化进程中认同建构与高等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长培;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地区力量的整合与提升[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麻巧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银亮;影响东亚经济合作的政治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海东;冷战后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及其前景[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5 陈以定;东盟区域安全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欧阳学兵;东盟模式中的政府主导作用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7 赵丽萍;东盟在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主导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朱刚琴;潘查希拉的文化根源及其在印尼对外交往中的体现[D];暨南大学;2006年

9 彭芳;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分析东盟建构安全共同体的缺失[D];暨南大学;2006年

10 落卫峰;21世纪初东亚地区新秩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景鹏;区域主义理论基础与相关学说[J];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01期

2 李明明;建构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探析[J];欧洲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梅;东盟-日本关系发展演变中东盟的认知转变[J];东南亚研究;2005年02期

2 王馨;茅锋;;地区联盟牵动大国格局——评2006年东盟外长年会[J];东南亚纵横;2006年09期

3 王士录;;东盟合作机制与原则改革的争论及前景[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4 马[F;;东盟成立四十周年回顾[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5 张学刚;;终于召开的东盟系列峰会[J];世界知识;2009年22期

6 马[F;;东盟与印度“10+1”合作机制的发展[J];东南亚纵横;2012年04期

7 迪克·威尔逊;含浑;;东盟和印度支那未来的关O耓J];南洋资料译丛;1979年01期

8 卡罗斯·P·罗慕洛;吴风斌;;东盟的前景[J];南洋资料译丛;1979年04期

9 于如;;东盟国家的警铃[J];世界知识;1979年04期

10 迈克尔·安托利克;雪辽;;东盟的谨慎联合[J];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雪;;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与中美因素[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勤;;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东盟主要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3 高伟浓;;东盟国家对华友好协会与历届东盟中国友好大会探析[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韩方明;;东盟国家安全防卫政策特点与走向[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贺圣达;;东盟对华关系和政策:现状与未来[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6 李文;陈雅慧;;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全面改善及其原因[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韩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N];国际商报;2001年

2 John McBeth;中国进一步密切与东盟关系[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东盟领导人签署“电子东盟”框架协定[N];人民日报;2000年

4 本报驻泰国记者 孙伟;东盟 积极应对新世纪[N];人民日报;2001年

5 记者黄恒、袁原;东盟领导人举行非典特别峰会[N];人民日报;2003年

6 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 任一雄;东盟方式值得称道[N];人民日报;2003年

7 ;东盟难从欧盟获得启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8 记者 常宝兰;东盟—中日韩和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晤[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9 宋国友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博士;美国“出让”东盟?[N];东方早报;2007年

10 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小国也能定乾坤[N];东方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玉渊;东盟决策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甘振军;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4 徐善宝;建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的新视角[D];暨南大学;2007年

5 赵乾坤;大国权力与地区规范[D];外交学院;2006年

6 韦红;东盟地区主义的发展与中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曾晓祥;冲突管理与东盟地区规范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彦;东盟认同建构和变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朱晓莹;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黄钺;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设及其制约因素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4 樊核力;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现状与前景[D];延边大学;2006年

5 刘志强;越南在东盟中的地位与作用[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6 吴双宸;论东盟安全观的变化及其行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刘爽;中国与东盟关系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俏(Vue Khankeo);老挝与东盟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胡志刚;日本东盟外交政策的历史考察[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张登科;东盟方式的运作困境[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66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466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e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