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奥巴马政府“阿富汗—巴基斯坦”反恐新战略
[Abstract]:On March 27, 2009,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officially announced a new Afghanistan-Pakistan counter-terrorism strategy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paper mainly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new strategy of "Afghanistan" in four aspects: the background, causes, contents and new ideas of the new strategy against terrorism, and its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its gains and losse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strategy includes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actors, among which the "strategic contraction" of the global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covery of the damaged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the change of attitude of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allies are the internal reason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strategy. The continuous deterioration of the anti-terrorism situation in Abba is its objective external cause, and the joint promo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has promote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strategy. And the content of the new strategy is mainly aimed at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 mainl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two countries to use the "two-track" strategy and carrot and stick policy, but the use of the new strategy is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which also contains new ideas. Such as the realization of Abba anti-terrorism integration and reduce the target, and so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w strategy is mainly based on the essence of its restoration of American leadership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pattern. The new strategy has a great impact on South Asia, the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In addi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trategy is not smooth sailing, it is also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main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Afghanist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akistan,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new counter-terrorism strategy its own problems. In addition, the success of the new strategy is based on a series of assumptions.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assumptions one by one, the paper forecasts the prospect of the new strategy: the prospect of the new strategy is bleak, and it is only likely to achieve limited success and evolve into Obama's "exit strategy." Focus on the rise of emerging powers.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行汉;;协议签字后的阿富汗局势[J];世界知识;1988年09期
2 刘月琴;;增兵阿富汗:又一场赌局在上演[J];党员干部之友;2010年01期
3 马燕冰;;阿富汗:美国撤军与大国博弈[J];世界知识;2011年13期
4 王连志;;苏联在阿富汗的三管齐下战略[J];国际展望;1985年20期
5 凯伦·德杨;颜蕾;;奥巴马想在阿富汗问题上求突破[J];环球军事;2008年23期
6 新华;;阿战9年难言胜[J];环球军事;2010年20期
7 成万牍;;阿富汗:局势接近“引爆点”[J];环球军事;2007年04期
8 胡仕胜;王世达;杜冰;;南亚:阿巴反恐困局难解[J];亚非纵横;2011年02期
9 张健荣;;阿富汗牵动国际社会目光[J];社会观察;2009年05期
10 若愚;;僵局正在打破——美苏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动向[J];世界知识;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于宏源;;东南亚反恐合作的美国因素及其对地区态势的影响[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2 殷翔;;国际机制研究与美欧反恐合作[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3 李永成;;中国安全软环境分析——以9.11后美国对华战略认知调整为视角[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4 刘锦前;;从费尔干纳到瓦济里斯坦——中南亚恐怖新高危地带评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冀开运;蔺焕萍;;卑路支斯坦内部冲突解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魏金玲;;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国际形势分析[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光政 巴基斯坦记者 牟宗琮 哈萨克斯坦记者 陈志新;四国联手反恐反毒[N];人民日报;2010年
2 傅小强;多从反恐前沿国家角度想问题[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驻印度记者 王磊 驻英国记者 王如君 驻叙利亚记者 杨俊 瑞典安全与发展研究所反恐问题专家 卡利斯·纳尼 张慧中;印英联手防止“9·11”事件再现[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白景山;加强反恐合作[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记者 张浩;俄印将积极开展反恐合作[N];科技日报;2008年
6 记者 孟祥麟 温宪;改装传闻考验美巴反恐合作[N];人民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如君;杨洁篪出席伦敦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并发表讲话[N];人民日报;2010年
8 记者 孙占林;俄格加强反恐合作[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牟宗琮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美国阿富汗撤军计划面临现实考验[N];人民日报;2010年
10 濮照 本报记者 王雁翔 特约记者 曾政雄;揭开国际城市反恐合作新篇章[N];解放军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许潭;美国与巴基斯坦反恐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杨鸿玺;论美国中亚战略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王利文;东南亚反恐合作的国际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蒲瑶;非政府组织与阿富汗战后重建[D];西北大学;2009年
5 陈柯旭;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健;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进程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7 矫正;冷战后俄罗斯南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吴雪;冷战后美国应对“国家失败”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9 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明;冷战后印度中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小飞;浅析奥巴马政府“阿富汗—巴基斯坦”反恐新战略[D];外交学院;2012年
2 刘颖;浅析奥巴马政府的美巴反恐合作[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3 玛丽亚木·依明;区域性反恐合作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4 许善品;论中印反恐合作[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关德娓;中俄反恐合作现状及前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姜雅琳;里根政府对阿富汗与尼加拉瓜政策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邓春晖;试论俄美反恐合作[D];武汉大学;2003年
8 杨逸群;海关反恐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孙军;苏军出兵阿富汗与中南亚地缘政治新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10 贾春阳;冷战后阿富汗形势演变与中国新疆安全[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93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493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