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主持朝鲜外交事务的原因探析
[Abstract]: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invasion from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owers, maintain the existence of the Suzerain-vassal system and ensure the national defense and security of the Northeast region, on February 23, 1882, the Qing government adjusted the diplomatic system and appointed Zhili Governor Li Hongzhang as minister of Beiyang. Preside over North Korea's foreign affairs. From then on, Li Hongzhang took charge of the North Korean foreign affairs of the Qing government for 23 years.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2013年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从闭关到开放:朝士视察团研究”(项目编号:13BLSJ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9.3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希莲;张礼恒;;李鸿章与中国首批留美学生[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家伟,龚松柏;交通运输与中日甲午战争[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唐永亮,岳永杰;武士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兼论日本现代化的动力[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3 黄尊严;;近代初期中、日所受“外压”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4 韩大元;日本近代立宪主义产生的源流——以明治宪法制定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1992年Z1期
5 杜小军;;也析德国榜样与日本明治宪政改革[J];比较法研究;2011年03期
6 黄世坤;明治前夕日本国家发展观的转变[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黄定天;;19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刍议[J];东北亚论坛;2008年01期
8 周瑾;;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谢冬慧;;从民族性格看日本的法制变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蔡亮;;近代东京、上海铁路交通发展比较[J];都市文化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于春梅;;“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A];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专刊[C];2005年
2 高莉华;张晓刚;;从“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分析中日早期现代化之异同[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3 项炎;;明治宪法宪政模式选择的内在原因分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4 焦建国;;法律运营财政——日本的财政民主主义与立宪财政制度[A];财税法论丛(第1卷)[C];2002年
5 易惠莉;;晚清日本外交官在华的多方活动(1898—1901)——小田切万寿之助致盛宣怀函解读[A];近代中国(第二十二辑)[C];2013年
6 蔡亮;;近代东京、上海铁路交通发展比较[A];都市文化研究(第4辑)——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与东京[C];2007年
7 冬烘刚;;“丁戊奇荒”期间的京师赈济与治安[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4 高原;明治时期德富苏峰的中国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孟祥沛;中日民法近代化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赵云川;日本工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苑朋欣;清末农业新政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姜秀玉;近代东亚中朝日三国的社会变革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9 郭萍;基于管理权威传承的家族企业继承问题的思考[D];暨南大学;2007年
10 许晓光;明治前期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健;李鸿章创办洋务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付中玮;留日士官生与中国军事思想近代化(1894-192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青松;战后日本海军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11年
4 高波;李鸿章形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范莺莺;日本法制控近代化过程中的法学教育[D];兰州大学;2011年
6 文涛;近代中日技术引进与发展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瑾;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江平;原敬内阁的外交政策[D];浙江大学;2011年
9 孟明铭;一战时期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刘娴;德川幕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翠萍;;1956年陈云代理总理期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实践与经验[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5期
2 严佳明;;美国曾有外交部[J];咬文嚼字;2012年04期
3 罗;美国为何没有外交部[J];行政管理研究;1992年01期
4 王楠;挑战与机遇并存——埃及外长在埃外交事务委员会上的讲话[J];阿拉伯世界;1999年04期
5 王婷;;美国为何没有外交部[J];山西老年;2011年05期
6 李连庆;;大使工作种种[J];外交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7 杨公素;;新中国在外交事务和国际活动中的创举[J];外交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8 吴志菲;;沙祖康叫板无理外交官[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7年07期
9 钟书;;美媒妄评2012“百大思想家”[J];决策与信息;2013年01期
10 李志东;国家安全顾问在美国外交事务中的作用[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诗佳;温家宝会见巴勒斯坦外交事务部长阿姆鲁[N];人民日报;2007年
2 记者李文云;曾庆红会见巴勒斯坦外交事务部长[N];人民日报;2003年
3 田开砚;美军为国家外交拓展提供有力支撑[N];学习时报;2012年
4 吴海刚/编译;伊朗要展翅高飞[N];华夏时报;2002年
5 英国特约撰稿人 顾远;会见英国“大使”[N];东方早报;2011年
6 特约评论员 黄亚南;舛添访华,为重建中日的信任关系[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7 记者马知涵;英下院展开调查[N];人民日报;2003年
8 记者 温宪;美参院通过制裁伊朗议案[N];人民日报;2009年
9 龚迎春;石原“购岛”:闹剧背后的图谋[N];中国海洋报;2012年
10 记者马知涵;政府处理伊情报确有不当[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建标;权威的缺失: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1915-1922)[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亚东;《外交事务》与美国的伊拉克政策[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军;论华侨华人在中国对外开放和外交事务中发挥的独特作用[D];外交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2493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49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