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难选择:国防与经济

发布时间:2019-07-24 11:49
【摘要】:正美国对华政策面临两难选择。美苏冷战时期,在国防问题上,美国相当容易地在安全问题上采取了强硬的对苏政策。苏联是美国最大的战略对手,因此决策者的首要目标是牵制苏联势力和影响力的扩大。虽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会有不同的观点,但美国在西欧和东亚的主要盟国都欢迎美国的军事部署并追随美国。在冷战的大部分时期,经济因素并没有使得该战略变得复杂。美国和苏联的贸易往来极少,峰值出现在1979年两国关系改善时期,为45亿美元。该值在
[Abstract]:The US policy towards China is facing a dilemma. During the Cold War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it was quite easy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adopt a tough policy towards the Soviet Union on the issue of national defense. The Soviet Union is the largest strategic oppon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so the primary goal of policymakers is to contain the expansion of Soviet power and influence. Although there will be different views on specific issues, the main all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and East Asia welcome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deployment and follow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most of the Cold War, economic factors did not complicated the strategy. Trad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was minimal, peaking at $4.5 billion during a period of improved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1979. This value is in the
【作者单位】: 美国加图研究所;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世江 ,小芳;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J];决策与信息;2005年07期

2 万家星;美国对华政策历史误区的由来[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王勇;试论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选择[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张爱军;;美国对华政策缘何微调[J];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12期

5 陈世阳;;罗斯福时代(1932~1945)美国对华政策研究综述[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樊继福;;抗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检视[J];理论导刊;2007年09期

7 刘建飞;;中期选举影响美国对华政策但力度有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10期

8 陶文钊;;对美国对华政策的一种冷静的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9 刘丽;;从经济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角度探讨美国对华政策的妥协与调整(英文)[J];大众文艺;2011年20期

10 孙其明;渡江战役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若干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解密文件与欧亚冷战史研究[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C];2005年

2 汪小平;;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1950~1955)[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教授 吴心伯 李鸣燕 译;美国对华政策必须更明智[N];东方早报;2012年

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副教授 张国义;19世纪5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与上海地位变迁[N];东方早报;2013年

3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王缉思;不必过于担心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俞懿晗;美国对华政策将以延续性为主[N];东方早报;2005年

5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对华政策多重心思[N];人民日报;2010年

6 俞晓秋 国际问题专家、中美关系研究学者;美国对华政策唱的什么调[N];中国国防报;2012年

7 刘建飞;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看美国对华政策[N];学习时报;2006年

8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 宋国友;脆弱的巨人[N];东方早报;2010年

9 约翰·李 [悉尼独立研究中心外交政策研究员];美国对华政策之争,鹰派占了上风[N];国防时报;2010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郑若麟;软遏制:美国对华政策新特征[N];文汇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官进胜;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国会因素(1945-195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卢祖送;九十年代美国对华政策辩论[D];复旦大学;2005年

3 宋静;冷战后美国思想库在影响对华决策中的角色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姜安;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小鹏;美国对华政策及其失败1944-1950[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猛;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1911-1921年)[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晓玲;美国对华政策的文化因素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孙洪振;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作用分析1989-2000[D];天津外国语学院;2007年

5 王维;20世纪20年代“门户开放”原则下的美国对华政策[D];苏州大学;2010年

6 淑琴;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宗教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兴强;“中国通”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发展历程:1939-1999[D];云南大学;2000年

8 张树彬;试论美国思想库在美国对华政策决策中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云莉;冷战时期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10 衣晓龙;试论媒体外交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18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18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4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